返回

陳信宏:《學者觀點》以在營創新取代無薪假

  不知道無薪假是否是由高科技產業首創的,但卻是因高科技產業而廣受矚目。2008年金融海嘯將高科技產業無薪假推上檯面,今年又再度出現。每次國際景氣大反轉,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就首當其衝,而部分企業只能一再祭出無薪假。當這樣的負面循環趨於頻繁時,我們是否應該有不同的對策呢?


  高科技產業無薪假不單只是景氣循環的問題,背後隱含著台灣資訊電子業深層的產業發展瓶頸。由於歐美深陷於經濟不景氣,對資訊電子產品的需求不振,對於更上游的零組件衝擊相當大。國內的3D+1S (面板、DRAM、LED和太陽能)也因此面臨景氣寒冬。表面上的理由是長鞭效應,係指「在供應鏈中,下游的訂單產生變異時,愈往中、上游走,其訂單數量的變異性愈大」。尤其台灣資訊電子業的最終產品生產地大都在國外,國內生產與出口以高價中間財為主,成為了長鞭的尾端,因長鞭一抖,而在景氣大反轉時受創最烈。然而,進一步而言,背後也隱含著我國在資訊電子業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模式長期以來技不如人(如韓國)的窘境。


  3M是企業創新一個經典案例,其中最為人所傳頌的是:該公司固定給予各類員工自由思考的時間,鼓勵員工研提創意和創新方案,造就 3M深植於員工(而不只是研發部門)的創新基因。


  在資訊電子業創新是必要的常態,但是我國相關企業的研發創新重點是解決國外品牌大廠/技術領導廠商所設定的問題。在代工模式下,從創新效益的角度來看,台灣的研發、專利與創新產出大多練的是「嫁衣神功」。更重要的是,當景氣好產能滿載時,員工忙於超時工作,而在景氣大反轉時,企業只能一再祭出無薪假,讓員工賦閒在家。


  相對於3M固定給予員工自由思考的時間,台灣資訊電子企業對於創新應該要有新的作為。


  台灣是一個快速而繁忙的社會,這表示大多數人經常為短期的議題所困,容易忽略了中長期趨勢對於我們周遭與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


  甚至於,我們的思考模式容易受限於既有的思考脈絡或軌跡,以致於各種決策沒辦法跳脫既有框架的限制,無法充分回應變動中的趨勢。當前景氣大反轉或許可以提供企業內各重要階層一個沈澱深思企業和產業轉型方向的好時機。


  因此,企業對於景氣衝擊所產生的人力資源閒置問題其實可以有超越無薪假的多元思考。在企業營運可以承受的情況下,何不動員暫時閒置的人力資源,以腦力激盪的方式,集體構思企業在各方面的創新轉型問題與解決方案。當我們在不景氣時播種,才可能可以在景氣繁榮時收割。在營運受創最烈時反思企業未來,比較可能不再重蹈覆轍。


  2008年金融海嘯時,政府喊出「三挺」口號:「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員工」。若以讓員工在營討論突破企業和產業瓶頸的創新方案,某種程度取代無薪假,則我們可以在「三挺」之上加上一挺,變成「四挺」;即在企業挺員工後面,加上員工挺企業。員工如何挺企業,不能是道德訴求,也有賴企業主發揮智慧,超越無薪假的慣性思考。


作者:陳信宏/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所所長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6/政經八百 201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