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惠林:《名家觀點》歡迎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在台灣經濟趨緩並對降低失業或會不利的此刻,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三位得主即將訪台,令人有所期待。這三位得主都是分析勞動市場的名家,尤其對失業有獨到見解,或許能對解決失業問題提供良方。

 

  摩坦森(Dale T. Mortensen)任教美國西北大學;戴蒙德(Peter A.Diamond)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教;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則是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教授。

 

  他們三位發展出一套理論,研究在各種市場中的「搜尋成本」問題,勞動市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們的理論重點是,勞動市場的供需雙方無法完美遇合,亦即市場上有許多空缺職位卻找不到人,另一方面卻有不少求職者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於是失業很自然出現了。原因就在資訊不完整、當事人主觀考量、交通等等成本的存在,於是如何降低雙方的「搜尋成本」就成為關鍵。而勞動市場中無時無刻都有失業就是常態,至少有所謂的「摩擦性失業」。

 

  所以,問題就在:如何降低搜尋成本?而政府有關政策是會降低或提升成本?或者政府政策究竟會降低失業率或反會讓失業率居高不下?

 

  戴蒙德奠定了市場搜尋成本的理論基礎,摩坦森和皮薩里德斯則將之應用在勞動市場分析上。除了勞動市場以外,住宅市場、貨幣理論、財政學、區域經濟學以及家庭經濟學,也都有可以應用搜尋成本理論的地方。

 

  值得強調的是:以三位得獎者姓氏縮寫而成的「DMP」模式指出,市場買賣雙方資訊並不完整,要獲得「天作之合」的完美配對非常困難,可說根本不可能。結論是:失業福利較優厚的社會,通常失業率較高,勞動市場供需雙方相互搜尋的時間也比較長。

 

  這個模型可根據失業救濟金的金額、實質利率、職業介紹所的效率、雇用與解雇成本等失業因素,來預估失業期間的長短、職缺數目與實質工資等。由於此模型可分析許多社會現象,在經濟政策擬定上又有諸多用途,他們三人因而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曾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也曾是雷根總統首席經濟顧問費茲坦(M. Feldstein)教授,在1978年美國經濟學會年會時,所提出的一篇討論「失業成本」的論文之論點,與「DMP」模式的結論不謀而合。

 

  費茲坦將失業成本分為「私人」和「社會」兩種,認為失業的私人成本如果低,將會導致高失業率;而此成本之所以會低,乃因薪資所得稅高且失業津貼免稅,致私人較願享受閒暇或從事非市場工作行為,亦即對工作產生反誘因,這也是歐美諸國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的主因,而且也使原本只是短期失去工作者,也寧願賦閒在家領救濟金,而不願賺取差額不大的工資。

 

  至於失業的淨社會成本,係指設法將失業者送回工作崗位去的潛在利益,以及政策本身所耗成本之間的差額。不幸的是,降低失業的政策卻會引發通貨膨脹,以政策來減低暫時性的失業是得不償失的。不過,費茲坦也認為,如果是結構性的高失業,而不有效地解決,就可能演變成歐洲國家所採用的「壓低失業」模式,意即不經政府允許,廠商無權解僱工人,而失去工作的工人,也無權決定何時返回及回到那個工作崗位。

 

  更糟的是,長期高失業率更會迫使採用引發加速通貨膨脹的擴張性總體政策。如此一來,在勞動市場失去自由和加速通貨膨脹雙重壓力下,將使整個經濟蒙受重大損失。

 

  如何縮短失業期間、如何降低搜尋成本?讓勞動市場更自由、競爭程度更大是較有效方法,政府救失業的政策則往往幫倒忙,甚至於培養一些懶人。一直以來世界各國所施用的救失業政策,不論是公共就業、公共訓練,或者是失業保險,就是如此。十年來,台灣似乎也在逐步跟進,三位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來台,應能提供可貴的啟示。

 

 

作者: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資料來源:2011-09-19/經濟日報/A4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