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惠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啟示


  2011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由薩金特(T. Sargent)和席姆斯(C. Sims)兩人合得,獲獎主因是「研發出多種方法,為經濟政策與國內生產毛額、通貨膨脹、就業投資等總體經濟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找到解答,為現今總體經濟分析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說,在「經濟政策」課題上有重大貢獻,這與去年3位得獎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去年3位得獎者的DMP模式,可根據失業救濟金的金額、實質利率、職業介紹所的效率、僱用與解僱成本等失業因素,來預估失業期間的長短、職缺數目與實質工資等。該模式指出,市場買賣雙方資訊並不完整,要獲得「天作之合」的完美配對非常困難,可說根本不可能。結論是:失業福利政策較優厚的社會,通常失業率較高,勞動市場供需雙方相互搜尋的時間也比較長。而且政府救失業的政策往往幫倒忙,甚至於培養出一些懶人。


政府干預「無效」


  今年兩位得獎者使用的是總體模型,以複雜的數學來分析、檢視政府經濟政策。以薩金特最具代表性,他成名甚早,1980年代理性預期理論如日中天時就如雷貫耳,早已和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盧卡斯(R. E. Lucas)齊名,當年沒一起獲獎,跌破不少專家眼鏡,也為他叫屈。如今高失業率再成為全球大問題時,終於有出頭天。


  薩金特在1982年7月接受訪問時,就這樣說:「當我從柏克萊和哈佛畢業時,我對於什麼是政府能夠做到的,持有非常天真的觀點。那是我自己的錯,我那時是非常贊同干預的:政府應當干預所有的事情。如今我已遠離了當初的那種想法。」


 

  由此可知薩金特受業於主張政府政策干預的凱因斯學派大本營,當接觸到芝加哥學派學者和理論之後,不但認同新古典學派的理性預期理論,還成為領導人物,1980年代時,新興古典學派經濟學就被稱為「盧卡斯和薩金特的經濟學」。


 

  簡單的說,他們是以「理性預期」的概念,以動態均衡推導出政府干預政策是「無效的」。理性預期的關鍵性見解,在於當政府政策變化時,私部門也改變了他們的決策法則,這就是最適化理論的含義,也是理性預期所導出的新見解。薩金特強調說,他和盧卡斯、普雷斯科(E. Prescott),都曾經是凱因斯學派的經濟學家,經歷了觀念上的鉅大轉變。


 

  薩金特被問到「如何解釋高失業」時,回答說:「理性預期的菲利浦曲線模型,對此有很好的解釋。」


 

  所謂的理性預期菲利浦曲線模型,是說物價和失業間沒有「抵換」關係,政府利用擴張政策只會使物價上漲,對失業沒有幫助,亦即菲利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甚至於是正斜率的線,政府政策不但會使物價上揚,失業也可能會增加,而高失業長期存在,就是政府一直施用政策的結果。

 


迷信政策救經濟


 

  不過,當前全球還是迷信政府能施用政策來解決問題,我們看到了治絲益棼的結果,從貨幣政策來看,幾十年來各國都是靠「印鈔救市」,結果造成愈來愈貪婪的弊病,進一步衍生出金融風暴,通貨膨脹、泡沫經濟也都沒有斷過,形成高通膨與高失業情況同時存在的困境。已故的美國前總統雷根說得好:「政府不能解決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問題」。


 

  總結來說,諾貝爾經濟學獎回歸頒給理性預期學者,正是讓我們重新思考,反省政府該不該用政策干預、主導經濟活動。


 

  而且,諾貝爾委員會很明智,去年經濟學獎頒發的3位得主,也是對政府干預勞動市場的政策,提出不是很正面的看法。去年得主著墨個體模型上的理論與實證,今年則針對總體模型,都呼應政府角色應重新思考,值得大家深思。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
資料來源:2011年10月13日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