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健全:《名家觀點》推動有感復甦 多管齊下

  根據主計處的估計,今年經濟成長率接近10%,失業率也下降到5%以下,明年(2011年)的經濟預測也有4.6%左右的成長,整體經濟的表現相當傑出。但為何一般民眾仍然感受不到經濟復甦,無法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呢?

 

  筆者試著歸納以下幾個原因:第一,產業復甦有其差異性:目前,台灣出口產業、科技產業表現佳。反之,服務業在內需微溫下,表現不如出口產業;因此,多數人自然對景氣復甦看法保守。一般而言,服務業占台灣GDP七成,占就業人口約六成,而服務業祇有在景氣大好,廠商增加就業機會,增加薪水,民眾增加消費,上餐廳、坐計程車、增加旅遊時,服務業才會變好,有點落後指標的味道。

 

  第二,區域復甦腳步不同:台灣經濟復甦呈現區域差距,北部稍好,加上捷運通車,也大致反映在房價的漲升上。

 

  第三,國際金融風暴後無資產者受害情況較嚴重:台灣高所得/中低所得呈現兩極化,有資產、股票者,在風暴後大致已恢復水準,惟無資產者,在風暴後因減薪、裁員而經濟變差。

 

  第四,大陸政策開放初期的受利者仍集中在少數族群:台灣觀光人口增加,但陸客觀光以團進團出為主,利益目前掌握在大飯店、旅行社、藝品店手裡,一般民眾分享有限。

 

  第五,全球經濟復甦前景並未十分明朗,企業雇用人力及加薪仍相當保守:歐美日景氣仍低迷,故國內廠商多數以資本設備取代勞力雇用,不會大幅聘用員工,故就業機會未能大幅好轉,且美國二次量化寬鬆(QE2)未來可能影響及於亞洲的景氣,故台灣的企業仍然保守。

 

  第六,房地產價格上漲迅速,加上薪水的壓抑,民眾覺得自己相對貧窮:北部房地產飆漲,人民感受到壓力,覺得自己變窮。即使有工作機會,但不少低薪工作(22k)讓老百姓不太覺得自己生活改善、經濟復甦。

 

  展望未來,隨著經濟景氣的轉好,如何使民眾覺得「有感復甦」呢?首先,加速開放陸客觀光自由行,目前祇規劃商務旅客自由行,稍嫌不足,可以考慮以「區域」自由行開放為前提,如先行開放廣東、福建省的自由行,使觀光效益可以擴及於小飯店、民宿、零售、批發、餐飲,使整體民眾受益。其次,政府應呼籲民間公協會,使獲利企業適度提高員工薪資,盡到社會責任;亦可同時考慮公務員加薪,但前提在於配合生產力的提高,使全民所得提高、刺激消費。

 

  另一方面,政府應將各部會有關中低收入、年輕人就業、創業的計畫、預算與政策,集中、聚焦包裹於中低收入、中小企業、中南部、年青人「三中一青」的希望工程政策綱領下,在資源集中、政策主軸明顯、貼近民心下,民眾才會感受到政府的用心、誠意。

 

  在吸引外人投資上,應以直接投資為主,金融、證券的投資會帶動股市、房市飆漲,現階段應儘量避免。同時,可以考慮由政府向中大型企業募款成立基金,如以新台幣100億元為目標,其中二分之一用以投資、理財,供基金的循環使用,另外二分之一用於協助中低收入及年輕族群,另30億元用於中低收入的協助及貧困族群的小額貸款,20億元則用於年輕人的創業貸款、創業協助(例如由專家組成創業輔導團提供創業協助),以及生涯規劃的指引,使民眾感受到政府的善意及企圖心。此外,提供社會住宅、平抑房價,但須審慎規劃,避免後遺症。

 

  至於在中長期上,政府應落實產業政策,加速中南部產業發展,創造中南部就業機會,平衡南北區域落差。在人才供需失衡上,應儘速建立大學退出機制,強化技職教育,調和人力供需失衡問題,同時,使教育、人力培訓應和產業發展走向相配合。除此之外,加速服務業科技化、國際化、大型化,以及善用ECFA平台及大陸工資高漲機會,吸引若干高附加價值製造業回台投資。如此,才能創造更多高階的人力需求,擺脫22k的困境。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

資料來源:2010-12-09/經濟日報/A4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