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名家觀點》台星FTA談判 先擬訂策略

  台灣與新加坡在8月5日正式宣布啟動後,未來即將展開正式談判。不過,目前似乎一般人對台星自由貿易協定(FTA)並非十分關注,普遍認為新加坡自由化程度高,談判困難度低,台星FTA將會水到渠成。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首先,新加坡目前以單獨身分簽署了14個FTA,每個FTA仍須花費不少時間。例如中國-新加坡FTA,共經歷了八回合為時二年一個月的冗長談判。韓國-新加坡FTA從進行評估研究到完成最後一回合(第五回合)談判,也經歷了二年,談判時間並不算短,可見與新加坡建構FTA仍有許多議題待研究。

 

  新加坡是以服務業為導向,製造業發展有限,農業幾乎不存在。但實際上新加坡雖然本島製造業發展空間受限,但在其外島裕廊島(Jurong Island),早已成為星國石化專區,此也難怪韓國與新加坡洽簽FTA時,韓國有多項石化產品不對新加坡降稅,可見新加坡石化產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另外,星國在機械產業也有一定的基礎,未來我方應妥善擬定談判策略,絕對不可以輕忽。

 

  星國雖然沒有農業,但也不代表我方農業可以全開,因為台星FTA對於台灣以後與其他國家洽談FTA具有一定的指標作用。以日本為例,新加坡為日本第一個簽FTA的對象,雖然日本當時了解即使對星國農業全面開放,也不致產生實質的影響。但日本深怕若是日星FTA對星國農業大幅開放,未來在日本洽簽其他FTA時,其他國家可能要求比照日星FTA開放模式。

 

  所以在2002年簽署的日星FTA,日本將約四分之三的農產品排除降稅,而納入FTA農產品項目關稅早已經為零或是在WTO承諾下要降為零,基本上只是聊備一格。直到2008年日星FTA修正後,日本才將大部分農產品開放,日本穩健的態度,值得台灣參考。

 

  新加坡是貿易大國,對外出口暢旺,但是其中約有二分之一是屬於轉口貿易,所以各國在與新加坡建構FTA時,為防止第三國產品「搭便車」利用FTA的優惠;即使新加坡不生產的產品,也會制定非常完整的原產地(Rules of Origin)標準,此點值得我方借鏡。

 

  另外,星國在FTA條文中,通常要求納入境外加工條款,即將星國在海外生產基地,主要是位於星國附近之印尼巴淡島(Batum Island),納入FTA適用的範圍。星國產業目前在巴淡島具有一定的基礎,在目前星國14個FTA中,有10個FTA有納入境外加工條款,屆時我方如何研擬立場與因應,也是值得關注。

 

  台星FTA是ECFA簽署後台灣與主要貿易夥伴建構的第一個FTA。顯示各國在與台灣洽談FTA時,不需要先「選邊站」,為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下提供一突破方向。但是我們也千萬要注意,台星FTA仍涉及許多問題,若是不妥善處理,不但會遞延到台星FTA的時程,也會影響到台灣後續可能的FTA。更重要的是新加坡FTA談判經驗豐富,未來我方談判團隊如何面對這些老手,也應提早規劃。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研究員/劉大年
資料來源:2010-11-04/經濟日報/A4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