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惠林:經濟成長 薪水沒漲… 復甦變過熱 民眾仍無感

  昨日數則財經消息出爐,似乎意味台灣經濟已有脫離「無感復甦」、轉為「有感復甦」的味道。真的嗎?

 

  這一陣子流行的「無感復甦」,是說台灣今年經濟成長將創廿多年來的新高,但受薪階級的薪水卻幾乎沒漲,而且房市炒作熱烈,物價也蠢蠢欲動,民眾難以感受高經濟成長的好處。難道轉瞬間情勢就起了大變化?

 

  昨天經濟部年終記者會,經濟部長表示「今年經濟成長率要超過百分之十不是問題」,明年也朝百分之五目標努力。經濟部長是根據近期國內外機構發布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作推論的,今年台灣經濟呈現出令人驚豔的高成長,中研院經研所十二月廿三日發布的最新預測值竟高達百分之十點三一,是廿三年以來的最高值。

 

  不過,就今年以來,各機構每次發布預測值都調高約二個百分點之多,以及對明年的成長率預測值卻都斬半來看,這幾年的情勢其實就是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所說的「非比尋常的不確定」,而大起大落的表現根本就不是健康的,可能是各國競相採取「印鈔救市」政策產生的短暫效果,倒是應該密切注意救市政策停止或失效之後,是否又將是大衰退的來到。

 

  經建會每月發布的景氣對策信號,十一月份連續第三個月亮出代表「景氣過熱之虞」的黃紅燈。觀察今年一到十一月燈號,六個紅燈、五個黃紅燈,明顯告訴我們台灣經濟景氣不只是復甦,早就是「過熱」。

 

  由央行一年來不斷以升息、選擇性信用管制和壓制新台幣升值,並對熱錢喊話和打房等等動作來看,正是呼應景氣過熱,而「民國一百年大泡沫」的聲音還非常響亮呢!這兩天台幣出現亞洲風暴後首見超過一元飆漲幅度,也可見市場預期心理之強大,央行壓抑動作是否無效,甚至形成反效果,值得觀察。

 

  日前中研院指出的三角貿易、要素所得及稅制問題等三種「無感復甦」的原因,都還存在,為何就出現「有感復甦」說法了呢?原來是一份「上班族對二○一○年終獎金的期待」調查結果捎來的訊息。調查顯示,今年有近九成三的企業會發年終獎金,創下五年來最高發放的比例。展望明年,有七成七的企業表示會加薪。

 

  我們不必懷疑或否定這項調查,但它可能只反映局部,而行政院主計處的薪資、所得分配及失業率等資料卻是全面性的。後者數據所反應的「無感復甦」應較真實吧!

 

  有必要提醒的是,明年經濟與泡沫長相左右恐難避免,台灣住民必須有憂患意識。勤儉持家、保守過日或許是保護自己的最佳良方,而尋回儲蓄美德則是最佳策略!

 

 

作者: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資料來源:2010-12-29/聯合報/A19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