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陳信宏:《專家傳真》ECFA後 台灣要改變什麼?

  最近納智捷大打廣告,其中一段廣告詞是「智慧改變我們看世界的 角度,也改變世界看我們的角度」,看到之後相當震撼。一輛新車可以產生如此大的改變嗎?若是如此,台灣是否也可以透過ECFA創造改變呢?至少台灣要有這樣的企圖心,而問題是改變什麼?


  第一、改變台灣應對世界經濟的視野。有效應對崛起中的中國大陸經濟實力,和改變中的世界經濟版圖中國大陸。金融海嘯導致南北經濟勢力的消長,新興國家順勢崛起,而先進國家則面臨「新常態」的陰影。而且自2000年來,中國大陸每年吸引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外人直接投資進入。超過700家跨國企業在中國大陸設立研發中心,其經濟 發展雖有明顯的社會、區域差距,但已逐漸跳脫「世界工廠」的格局 。因此,未來兩岸各自的產業發展、彼此間的產業科技交流也勢必要跳脫一些雙方長期以來的基本思考方向與互動模式。


  第二、改變世界評價台灣的方式。兩岸雙向互動以來,國際對於台灣的觀點的確產生變化。98年韓國人提出Chaiwan;雖然我對於Chai wan有修正的看法:即因為中國大陸和台灣本身的經濟與產業發展模式和基本邏輯已產生一些根本的變化,「以台灣為主或台灣為中心的 Chaiwan階段」的淡出;尤其是從科技產業發展與兩岸合作的角度來看。再者,98年12月「日本經濟新聞」社論提到,「因應兩岸推動簽署ECFA,日本有必要推動包括兩岸在內的多元化FTA戰略」。因此, ECFA正發酵一些新兩岸因素,例如兩岸直航,進而導致東北亞黃金航線的形成。如同韓國仁川機場快速崛起與其航線發展刻意和中國大陸相當多的城市連結有關,使得仁川機場成為美、歐(北極航線)等地前往中國大陸和亞太地區重要城市的轉運樞紐。


  第三、改變台灣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的模式。孫子兵法地形篇:「 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意思是說凡是我們可以去 ,敵人也可以來的地域,叫做「通」;在「通」形地區,應搶先佔領開闊向陽的高地,並積極保持糧草補給線的暢通,這樣有利於對敵作戰。ECFA對於台灣,相對於其他貿易競爭對手,就具有「先居高陽」的戰略意義。但是,我們需要利用台灣的製造品質、生活形態/時尚 ,創造出口商機/差異化競爭優勢。透過在台灣和中國大陸推動「台灣精品」凸顯「Made in Taiwan」的價值。而誠品書店、霹靂布袋戲 成為中國大陸的時尚,也意味著新型態的外銷可能性。可透過陸客來台觀光/自由行,在台消費,創造由內需轉而帶動出口的可能性;但台灣所提供的不能只是鳳梨酥、士林夜市;還有高階健檢等新興服務有待開展。


  第四、改變台灣經濟成長的模式和動能。孫子兵法作戰篇:「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意思是說作戰時所需的弓箭甲冑等武器,因為特性規格的不同,所以要由本國供應,而糧食的需求可以從敵國的境內取材。針對目前兩岸關係的改變與ECFA的進展,台灣內部必須要有更宏觀和拉高制高點的思考和發展戰略,並藉此正視和突破台灣經濟與產業發展所面對的瓶頸。台灣內部有一種正面的說法是ECFA擴大了台灣產業的Home market,但是台灣得正視一個問題:過去我們有多少廠商真正或擅長經營Home market?整體而言,台灣的產業發展模式以代工為主要型態,與最終消費市場有距離;特別是主力的科技產業 。反之,不同於典型的科技業代工模式,一些傳統產業業者卻是逆向操作,在中國大陸白手起家/異地發展,甚至於成為當地知名品牌, 如康師傅(頂新集團)、達芙妮(永恩國際集團)、克莉絲汀等,其營運型態並非以台灣為主和設立台灣營運總部的模式;而是直接鎖定中國大陸內需市場和佈局通路。因此,即便ECFA擴大了台灣產業的Home market,台灣許多產業/廠商的核心能耐、經營模式、策略思維必須改變,才能夠在中國大陸日益重要的內需市場中有所斬獲。


  因此,台灣經濟成長的瓶頸可以因勢利導加以突破,除了產業發展 ,重視民眾需求與生活體驗和生活形態的形塑。近年來,台灣政策上重視「軟實力」,並希望以「軟實力」活化「硬實力」,發展「巧實力」(smart power)。國內不論六大新興產業、十大重點服務業、 或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雖有不同層級規劃,但有些需研發投資,有些需法規調整,有些需搭配應用與推廣政策;例如教育服務的發展主要牽涉法規調整和推廣。而且,不同類型的新興產業之細項間存在製造與服務、技術與應用間的連結關係;例如,雲端運算、電子商務與文創(音樂/數位內容)可相輔相成。藉此,台灣可以服務和系統整 合方式產生價值創造和「體驗經濟」的創新成效。

 

 

作者:陳信宏/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研究員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5/政經八百 201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