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健全:《名家觀點》借鏡韓國 秀出文創軟實力

  最近,韓國偶像團體Super Junior、Wonder Girls等接連來台演唱,引起相當大的迴響,兩個高中女兒亦沉浸於韓國音樂,對於Super Junior、東方神起等韓國樂團相當著迷,開始「韓化」,連太太也能哼上幾句。

 

  震懾於韓國音樂的魅力,撥空傾聽了幾首韓國音樂,並與女兒、太太交換心得後,歸納出韓國音樂能與國際接軌,並壯大實力的關鍵因素,包括:

 

  第一,旋律國際化:韓國歌曲輕快、旋律美、有饒舌、嘻哈的元素,歌曲中會加入英語歌詞,加上歌詞簡單、重複性高,連聽不懂韓文的人也可以接受。

 

  第二,打團體戰,發揮綜效:韓國歌手塑造團體風格,一個團體五、六個成員常見,甚至十來個也有,個人有不同的風格,吸引不同聽眾。

 

  第三,目標市場明確:為了打入台灣、大陸市場,韓國偶像團體會錄製中文歌曲,並納入當地歌手,以爭取市場認同。

 

  第四,不斷尋求創新:韓國除了男歌手唱饒舌歌外,女歌手也可以饒舌、嘻哈,尋求新的嘗試、突破,令人耳目一新。

 

  另一方面,韓國歌手,由於背後有完整企業的支持,資金較為雄厚可以長期投入人才培育,甚至通路的打開。

 

  除了企業的投入外,政府的支援亦不遺餘力。「文化觀光部」為韓國文化創意的主管機關,尤其負責規劃各項產業發展的工作,事權統一,又有行政法人「文化內容管理學院」執行推動產業發展任務。同時,韓國於海外主要國家設置文化產學海外辦事處,協助開拓國際市場,並建立海外資訊。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台灣在推文化創意產業時,除了資源投入有限,品牌、通路布局不易,跨領域整合不足之外,缺乏長期投入、經營的企圖心,自然不易和國際接軌,不易快速打開市場。政府目前將文化創意產業定位為六大新興產業之一,但未來規劃時,不能再以本土化的思考來推動,必須研究競爭對手(尤其是韓國、日本)在策略、國際接軌上的作法。

 

  在目標市場的選擇、進行國際化的努力上,以中國大陸及華僑人數眾多的東南亞(如馬來西亞、印尼等)較有可行性。台灣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當然無法像韓國企業從文創的上游(內容、創作)、中游(人才、資金、製作)到下游(通路)一應俱全地協助以及長期的資源投入。但政府可以考慮聚焦重點領域(如流行音樂、數位藝術、電影等),設計嶄新的政策工具,如協助若干具創新實力且國際知名的文創事業,仿科技的第三類股上市/櫃,快速募集資金,引進第一流人才,並推動品牌、布局海外通路。泰國的餐飲、醫院國際化均遵循此一模式,且相當成功。

 

  其次,兩岸經濟協議(ECFA)給了台灣一個新的機會,利用未來服務貿易的談判,給予業者更大的本土市場(home market)。同時,兩岸經貿正常化的氛圍,提供一個更寬廣的平台,例如上海世界博覽會,可以展現台灣的軟體實力,更可能藉此建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品牌形象。一旦氣勢創造出來,將產生示範效果,並可善用大陸市場來複製成功。當然在大陸建立通路不易,但透過政府間的協商,在各主要城市成立文化創意園區或表演場地的試點,相信會有機會。

 

  另一方面,陸客來台觀光的擴大也是絕佳宣傳機會,觀光局或文建會應選擇場地讓台灣文化創意團隊有定期表演機會,並由政府系統性的贊助或補助,吸引觀光客矚目,進而帶動相關產品、服務的消費。同時,趁機打造台灣優良文化創意的品牌形象,為文創產品的海外輸出鋪路。

 

  如此由點而面,系統性的投入,才能克竟其功。而除了大陸市場之外,亦應針對若干有潛力的國際市場深耕,未來才能持續開花結果,並在亞洲乃至全球的文化創意產業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
資料來源:2010-08-12/經濟日報/A4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