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敬一:《掌握財經關鍵》提動社會安全政策 要極為謹慎

  芝加哥大學貝克教授在領取諾貝爾經濟獎時的致辭,後來也成為極有見地的經典著作。貝克說,現在社會常有三種互為牽動的機制,分別是政府、市場與家庭。這三種機制之間既有互補、亦有替代。了解這些機制間的互動牽引,其實是思考政府政策的重要關鍵。


  家庭市場政府互為競合


  舉個例子,讀者就能理解其中梗概。華人家庭孝順的觀念極強,而 照顧父母起居常是成年子女的責任。但是,當現代夫婦都上班的比例提高時,他們就沒有辦法自己照顧父母,有時候就不得不將父母送到養老院,而養老院就是一種市場機制。


  訴諸市場養老院對於小康家庭而言,或許還可以負擔;對一般中產階級或中低收入戶而言,父母長期入住養老院就難以支應。此時,政府提供平價的養老照護,就是一個不得不的選項。更積極的政府介入方式,則是台灣正在規畫中的老年照護保險。這一類保險由於支出大 、風險高,一般商業保險公司不太可能提供,故此時由政府出手促成長照保險,也是一種補足市場不足的努力。


  三種制度力量 各有利弊


  在年輕人不再有能力照料父母後,原先「養兒防老」的邏輯就不再適用。兒女既然不堪依賴,父母就得在年輕時多儲蓄、多累積,靠自己的存款積蓄養老。也許一般人這方面的遠程規畫視野不足,此時政府可能就會設計國民年金的制度。但是,像年金這一類的保險,一般的金融保險機構也有動機提供,於是「市場」與「政府」在年金保險方面就存在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家庭、市場、政府之間既有前述複雜的替代與互補角色,他們各有什麼利弊取捨呢?一般而言,政府最能做普遍性的制度性關照,也最有能力對社會弱勢予以照顧,但卻是最沒有效率的機制。市場是最有效率的場域,但對於弱勢者全無關注,缺乏社會公平的考量。家庭最能體會個案需求的差別,但微小個體勢單力薄,往往無法克服較大的災害與變故所帶來的衝擊。


  社會安全規畫切忌操切


  一個好的社會安全政策,就是要同時考量到前述三種機制的利弊, 而設計出一套互有補充、彼此支援的體系。坦白說,這不是件容易的 事。有不少學者專家,因為其留學所在地學派的重點關注不同,也許就特別強調市場、或是特別著重政府的偉大。他們以為自己所學是社會問題的正解良方,殊不知那學說實有學派發生地特殊的社會情境的侷限,未必適用於他地,當然也未必適用台灣。最糟糕的情況,則是在社會情境與文化不成熟的背景下強推政策,形成市場力量與政府之間的對抗。例如台灣最近討論的「安胎假」,似乎就有市場與政府立法對衝的問題。

 
  我想說的是:台灣要推任何社會安全制度,都是件極為重大的事, 需要不同學派的人較長時間的討論溝通。任何黨派的任何總統、行政 院長,都不應該在掌握行政權的短暫期間裡,在沒有精確理解政府、 家庭、市場這三種機制的互動情境之前,就倉卒提出重大的政策承諾 或方向。這件事說來容易,但是對台灣這樣的短視、民粹環境,這真是非常非常的難。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A7/財經新聞 201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