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敬一:《掌握財經關鍵》台灣需要更好的為官環境

  若干年前,那一句「誤入叢林的小白兔」,已經成為台灣政壇經典。官場國會中各類白兔總是來去匆匆,也是媒體評論的焦點。久而久之,人們都已經將叢林中的虎嘯狼嗥視為當然。白兔進場了笑牠是肉腳;負傷遁逃時叫牠好膽嘜走。台灣官場之可怖,已是這般。


  治理高手 競相走入民間


  假若某甲是金融高手,請他在國營金控董座與私營金控總經理之間二選一,你猜他會選哪一個工作?前者要公布財產、生活起居都受到檢視、每年還得到立法院備詢。後者不必公布財產、豪宅名車是理所當然,更不必出入叢林涉險。當然,這兩個工作環境都得面臨淘汰壓力:私人公司業績不如人就得走人,而官場叢林未必重視業績,卻有更深沉陰暗的篩選邏輯。若以優勝劣敗的鬥爭情境來看,商場其實是比官場更為殘酷的叢林。但是,官場與商場哪一個環境比較能吸引人才呢?許多人大概都會同意:是商場。


  對於想替台灣做些事的人而言,經濟與政治大環境已是如此之不利,但不只如此,為官從政的薪給待遇更是低得離譜。堂堂一位台灣部長,每個月薪水區區十九萬元,與外商金控的經理相比可能不及五分之一,甚至不如身兼兩三個獨立董事的大學教授。一位高層官員對我說,行政院要找一位官股董事,待遇又低又要申報財產,所以只好找台大某學院院長來做,因為「其他不兼行政的教授,都有待遇肥厚的獨董可幹;院長是唯一的瘦貓,只有他願意接」。官股董事都如此難找,整天要面對政治凌遲的官員們,當然更是難尋。

 
  善者不來 環境嚇跑人才


  實質面的薪水待遇低、精神面的折磨摧殘大,這絕對是會使人才卻步的環境。全世界民主國家多少都有「不願為官」的傾向,但台灣似乎是扭曲的更為嚴重。人才望而卻步用白話文描述,這就叫做「善者不來」。邏輯上「善者不來」的否逆命題則是「來者不善」。這樣的描述對於矢志為人民服務的政治家當然不公平,但全世界許多國家人民對政客的普遍不信任,似乎也反映大眾對從政群類的一般見解:既然是來者常屬不善,當然要投以懷疑的眼光。


  有一位台灣頂尖的企業家告訴我,他絕不會從政,也絕不碰沾染政治的生意。任何商業機會只要官員插手他就縮手,所有的涉外談判都不求政府幫忙。政府說戒急用忍他就戒急用忍,就算浪費資源精力也不敢違逆。政府說有效管理他也絕對服從,絕不冒犯頂撞。這一類企業家視官府如野獸,防之避之唯恐不及。


  經濟轉型 亟待一流首長


  前述企業家已是頂尖民間人士,也願意根留台灣,但就是不願意與政治及政客攪和。政客有問題私下請教,他一定會去;但若是公開活動,他絕對迴避。台灣的企業需要轉型。但台灣的政治環境被大企業家看成這樣,是不是更該轉型呢?如果許多一流人才不願做財經首長,那麼台灣又怎會有一流經濟呢?


  包括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先生在內的許多企業家,都感念孫運璿、李國鼎等人當年對台灣開創新局的努力。卅年前,台灣沒有什麼成就顯赫的大企業家,卻有為企業斬荊披棘的朝廷人才。卅年後,台灣企業年營收逾千億者已有上打,但企業界的朋友對我說,他們卻看不到為下一波產業前景開創新局的政府大員,還是一句「長安不見使人愁」。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A8/財經新聞 201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