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惠林:慎防台灣經濟「香港化」

  不久前,媒體報導:地狹人稠的香港在1997年回歸中國後,由於大陸人民移入,去年人口總數突破700萬大關。2003年與中國簽訂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而彼此間經濟緊密連結後,香港的貧富差距拉大,社會問題愈來愈嚴重。CNN最近專題報導,秀出19個香港人擠在17坪多「籠屋」中,並與「天價豪宅」做強烈對比。


  10月底美國《商業周刊》引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最新報告,香港在全球先進經濟體中,貧富差距最大。報告指出,香港擁有大量富豪,但也有全球中最大的貧民窟,除了外傭,香港工人並無最低工資保障。該報告係以全球通用的吉尼係數比較全球各地貧富懸殊情況,香港的吉尼係數高達0.434,貧富差距最大,一般而言,係數0.4是「警戒值」,香港顯已超過。

 

香港受中國黑錢所累


  另據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指出,香港貧窮人口回歸後十數年間升逾50萬人,反映政府「財富下滲理論」已告失敗,富庶人士的收入不會惠及貧窮基層,反而呈現出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趨勢。


  為何香港會有此種現象?與充沛資金炒作樓市密切相關,據知香港樓市現時暢旺的部分,主要都是那些售價在600萬港元,約2400萬新台幣左右那些單位,而600萬港元是香港的「投資移民」計劃的門檻。由於香港的教育制度、社會福利等方面,受英國人的餘蔭,仍然比中國本土好得多,加上香港特區護照認受性在世界上仍然比處處不受歡迎的中國公民護照為好,因此,很多中國的高官和商人,就砸下600萬在港投資,以便申請香港居民身分。不少人買完房子,便找移民顧問申請來港定居。


  另一方面,由於香港在CEPA協議下,很多方面都向中國開放,致大量來自中國貪腐官員,來歷不明的現金滾滾南來,他們只要把得來的黑錢漂白,不會理會樓價合不合理,反正他們拿了香港身分證,把錢變成看來是來自合法途徑的收益,就會匯回中國。而香港受中國黑錢所累,年輕一代不只沒有真的受惠,反而還要遭受買不到房子之苦。

 

中資傾台房市恐炒翻


  香港的經驗特別值得台灣住民重視和警惕,因為馬政府刻正在引進中資和簽訂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上熱切進行。而當前景氣指標所顯示的景氣止跌,都是金融面的反映,充沛的資金在股市、房市炒作,所得分配近10年都在不均度高的狀態,五分位高低所得倍數都維持在6倍以上,2008年為6.05,吉尼係數也都在0.34~0.35之間,失業率早已突破6%,而工業與服務業實質薪資成長率,於1991年以後明顯落後於經濟成長率,2000年之後更面臨增長趨緩、甚至下跌的困境。另一方面,近期的房價卻面臨上漲的局面,除民間游資充斥、國際熱錢大量流入外,台商資金回台熱潮更是主因,如果天量的中資再傾巢而入,情況怎堪設想?


  對此情形,連行政院經建會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於是召開「薪資下降、房價上升、所得分配惡化」因應對策座談會。有識者也憂心說:連香港這樣法治健全的地區,也可以被中國來的黑錢搞得天翻地覆,如果台灣與中國不明不白簽了ECFA,或許那些發展商會眉開眼笑,他們在台北、高雄、桃園等地區的發展計劃可以被炒至天價,但台灣很多仍然受不景氣困擾的年輕一代,很可能淪為無殼蝸牛,都會地區民眾所受的影響將最為嚴重。


所以,ECFA會不會是CEPA?台灣是否會快速「香港化」?實在值得台灣住民密切關切!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
資料來源:2009年11月12日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