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觀念平台》ECFA的下一步

  在第三次江陳會中,ECFA並沒有被列入第四次江陳會的議題,國內卻引起了不同的解讀,持正面意見者認為兩岸協商「先易後難」,涵蓋層面廣,談判困難度高的ECFA自然應待條件完備後再上談判桌;但持反面看法的則認為ECFA演變至今已成為「台灣急著要,但大陸卻不急著談」的情況,未來ECFA談判台灣將處於不對等劣勢,推動ECFA之前景堪憂。


  目前官方的說明會,民間的論壇或各部會的說帖,多強調ECFA對我國的重要性,卻未強調簽訂的急迫性。目前中國大陸已是全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市場潛能可觀,但是仍存在相當高的貿易障礙,為了要打開中國大陸市場,各國無不積極尋求與中國大陸洽簽雙邊FTA,以求降低進入的障礙。目前韓國、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等國正積極地要與中國洽簽雙邊FTA。所以台灣必須搶在前述主要國際競爭者之前簽署ECFA,才可有效在中國市場取得先機。


  在建立產業協助機制方面,政府雖然一再保證未來會協助ECFA衝擊的國內產業,但迄今未端出牛肉提出具體的措施,自然會引起國內一些弱勢產業的質疑。所以未來具體的做法應是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協調,加速通過因ECFA受損產業之援助法案以未雨綢繆。


  以韓國為例,近年來韓國雖然在洽簽FTA大有進展,但韓國政府對國內的弱勢產業也挹助了相當多的資源。特別是韓國為了因應美韓FTA的簽署,除了對國內農業部門提供協助,在美韓FTA開始談判之前,為了紓緩反對的壓力,即早制定《韓國貿易調整支援法》,計畫於十年內提撥約三十億美元成立基金,對於製造業及相關服務業之弱勢產業及勞工,提供融資、技術支援、研發補助、失業救濟與勞工訓練等。


  另外也針對中小企業提供特別的協助,以期可以降低自由化的衝擊。韓國在FTA談判開始之前,即將協助受FTA衝擊的產業配套方案準備妥當,不但可以達到照顧弱勢產業的目的,也可以降低其國內對FTA反對的聲浪,而有利於對外談判,這些均是台灣未來可以參考借鏡的地方。


  最後在談判進度方面,應循一般建構FTA的模式,盡速確認推動ECFA的時程。FTA推動的步驟大致分為國內諮詢、個別可行性研究、聯合研究、確立談判議題、談判與簽署等步驟。雙方在第四次江陳會議中可以討論進行個別可行性研究及聯合研究的時程,確認未來ECFA中可以開放的項目及合作的領域,進而決定未來架構協定涵蓋的項目。惟有如此,ECFA納入未來江陳會才有意義,否則仍將流於形式的泛泛之談。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A17/時論廣場 200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