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惠林:《經濟前瞻》面對失業狂潮 以平常心做最壞的打算 這波經濟風暴引起的失業陣痛不會太短,除了督促政府部門積極拿出就業政策因應之外,工作族也須積極開源節流先求自救。

  9天長假結束,有工作崗位可返者,除了「收假症候群」需克服外,還需戰戰兢兢地為保飯碗努力;原本無工作者,當然得更費心力找尋就業機會,畢竟經濟情勢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快速復甦。


  美國新總統歐巴馬務實地體認到經濟情勢的嚴峻,採取大膽而迅速的行動,1月28日提出金額高達8千多億美元的「振興經濟方案」,在眾議院闖關成功,就待參議院2月中討論通過。


  不過,這項原本期待可刺激市場的方案,美國股市卻以下跌潑冷水,顯示類似紓困方案早已效用遞減,更反映出經濟實況悽慘。理性的人們意識到,即便振興方案真能達到「挽救或創造3百多萬個新工作」的目標,也是「將在未來幾年」,遠水救不了近火,何況紓困方案的效果往往被誇大,還會帶來後遺症!


  有史以來最大失業潮


  在包括美國等各國政府手忙腳亂紛紛提出各種救市方案時,全球各地卻不斷傳來「經濟衰退效應持續在就業市場發酵」的消息。單在美國,1月以來消失的工作機會超過21萬個,目前美國失業人數已達1千 1百萬人,最近消息是波音將裁撤1萬人、星巴克6千7百人、IBM公司 2千8百人,柯達和東芝各裁撤4千5百人。


  國際勞工組織1月28日表示,經濟衰退將造成全球至少1千8百萬人失業,最高可能上探5千萬人。


  須強調的是,裁員是業者的最後手段,表示生產減少、甚至停頓,難在短期內挽回,在全球化時代,國際間貿易投資熱絡,上下游環環相扣,特別對貿易深化的國家或地區造成巨大衝擊,台灣和中國首當其衝。


  經濟成長率一向維持近2位數的中國,不但設定維繫社會安定的8%難保,摩根大通甚至預期09'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將降至5.5%。由於兩岸經貿關係密切,台灣經濟也難免受拖累。


  近幾個月,無論國內外機構都紛紛調降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主要原因是出口大幅下滑,去年12月較前年同期減少41.9%,為歷年最大跌幅,去年12月外銷訂單金額又較前年同月衰退33%,創有史以來最大跌幅,來自中國(包括香港)的訂單更是銳減47.13%,是近23年最低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10月外銷訂單金額年增率由正轉負以來,逐月加深,經濟部統計處預估今年1月外銷接單將更疲弱。


  在外需每下愈況,內需又難提振下,台灣經濟成長率下調是很自然的事,法國巴黎銀行最新出爐的預測,無視台灣發消費券刺激熱銷的場景,竟將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由原先預估的1.5%,大幅下修至-3 .3%,不少外資機構也都認為將是負成長,即便國內研究機構,也有下調至1%以下、向零成長趨近!


  低迷的經濟情勢已嚴重侵蝕勞動面,近幾個月失業問題躍居最重要課題。但見失業率月月上升,去年12月數字號稱「史上最慘」。平均失業率達5.03%,失業人數54萬9千,都創下新高,若加上隱藏性失業者,更高達80萬3千人之多。


  社會救助不等於就業政策


  這波失業潮具有「三高」特色,亦即「高學歷」、「高科技」,以及「中高齡」3個族群,「高學歷高失業」和「中高齡失業」已出現 10年,在這波經濟衰退下再推波助瀾,以往被欣羡的「科技新貴」,如今面臨裁員、減薪及無薪休假等,形成新難題。


  這些人往往較少現金或存款儲蓄,以投資股票等金融理財工具者較普遍,而且平素仰仗高薪較無儲蓄動機,在金融海嘯無預警衝擊下,一無所有、甚至債台高築者恐怕不少,他們的人力資本又都屬於「專業性」技術,比較難快速放下身段屈就餬口飯吃的工作,他們衍生的問題既特殊又棘手。


  面對這波失業潮,政府忙不迭地提出各種方案,舉凡「立即上工」、「公部門短期就業計畫」、「立即充電」、「充電加值」、「限縮外勞」等等口號動聽的方案,並號稱可創造多少萬個工作機會。


  官員們夜以繼日腦力激盪的精神及用意應予肯定,但誠如一般所批評的,都是急就章、極短期的救急措施,其實是社會救助而非「就業政策」,或許可以稍微美化失業率數字,卻根本解決不了失業問題。


  至於政府發放消費券和公共支出刺激消費,縱有曇花一現的買氣,也對就業沒有助益,甚至於會有寅吃卯糧、債留子孫的後遺症!那麼,該怎麼辦才好?


  用平常心作最壞打算


  須認清的是,這波失業潮是金融海嘯、經濟衰退的產物,恐怕無法由政府政策來因應,政府能做的是救濟、救急,針對那批「新貧」階級有效救助,不是聖誕老公公似的通通有獎,錢要花在刀口上,同時避免用紓困、救市政策干預自由市場的自然淘汰機制,更要坦誠的跟人民講真相,切忌粉飾太平,讓人民有危機意識,體認到短期內找到理想工作機會不大。畢竟個人的覺醒「自救」才是代價最小、痛苦時間最短的良方。


  至於個人如何自救?說實話,既苦又不易,但妥善計畫、小心使用自己的寶貴積蓄,是最起碼的。有理財專家提供一種「信封袋理財法」或可供參考,亦即把各項預定的開支及每週所能支出的金額,都預先分放在不同信封袋,需要支出的時間到了才去打開它,每個信封袋剩下沒用完的部份再裝在另一份標註備用金的信封袋,以備不時之需。運用如此支出分割的概念,可以時時提醒自己,避免不當超支。


  最後,不得不再提醒,這波經濟風暴的期間絕不會短,宜以平常心作最壞打算,改變心態、放下身段、享受吃苦,理性彈性因應橫逆,相信天無絕人之路,只要不失志總能找到活路!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D4/經營知識  2009/02/04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