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敬一:這是一個經濟上「動員戡亂」的非常時期

  依據財政部海關的統計,我國的進出口金額最近幾個月有大幅的衰退。以地區而言,出口衰退最嚴重的地區是美國與中國大陸。以產業而言,出口衰退產品多集中在電子、電機、光學(面板)幾類。以幅度而言,相對於去年同期,我們的出口九月份衰退一.六%、十月衰退八.三%、十一月衰退二三.三%,幅度驚人,且有遞增之勢。

 

  前文說電子、電機等產品衰退最嚴重,看數字更是明顯:以十月為例,電子產品衰退幅度達三五.九%,而電機產品達八.四%。十一月則電機降五一.八%、光學降四七.六%。這些都是與去年同期相比的數字,令人不寒而慄。

 

 出口衰退 導致失業問題嚴重

 

  當然,台灣的出口衰退也許與韓國靠貶值搶訂單有關。但是就算沒有韓圜貶值因素,只要美國的經濟短期內不好轉,台灣向美直接或間接的外銷訂單就一定會減少。到頭來,這些相關行業的雇用就必然會縮減,台灣的失業問題就會日趨嚴重。總之,「出口衰退導致失業」的情形,恐怕是台灣未來一年最令人頭痛的經濟問題。

 

  怎麼辦呢?出口訂單減少不是操之於我,故短期內我們對於出口拓展可能是束手無策。以往,學院派中「大政府」與「小政府」之間的辯論,大都是針對一般性的景氣波動抒論。許多人都同意,在短暫的、波動性的、突發性的經濟蕭條時,由國家提供就業機會或進修訓練,可以幫助人民渡過暫時的艱困,而大政府/小政府之辨,只是政策幅度、介入面向略有不同而已。

 

  但是,面對這一波「不知伊於胡底」的經濟大蕭條,我們的態度可能要做些調整。由於景氣寒冬可能至少還要持續一年,大家一定要有心理準備,政府的口袋深度也有限,不可能事事靠政府去補救,而要政府與民間互相體諒,做到真正的「共體時艱」。舉例而言,如果油價飆漲只是短期現象,那麼由中油吸收價差還說得過去。但是若油價長時間居高不下,那就必須要推動民間的節能減碳以為因應。單單靠政府補貼油價,絕對不是正途。

 

 無薪休假 找到勞資雙贏辦法

 

  以這一次企業的無薪休假而言,我就覺得政府的處理可以保留一些彈性。沒錯,有些廠商推無薪休假以致月薪低於基本工資,恐怕是心懷不軌地想逼員工走路,以省下資遣費用。但不必諱言,也有些廠商的無薪休假,確實是在苦撐待變;老闆也不想走上把員工解雇之路。如果一定要符合最低工資規定以致於逼廠商資遣勞工,這對勞資雙方都未必是件好事。勞基法與就業服務法的規定在文字上其實是有彈性的,而這個彈性,就有待政府、勞工、資方去共同發掘。

 

  在大蕭條期間我們當然也不容許資方發國難財,藉機剝削勞工,但是資方若能提出足夠的數據與佐證,並得到大多數勞工的支持,是否能經過地方政府勞工主管機關之審查、核准,而彈性詮釋無薪休假,找到一個勞資雙贏的解決呢?

 

  總之,勞工的薪資與就業都是他們的權力;薪資不宜縮水、工作權更不宜輕棄。今天的世界經濟可不是處在什麼「承平」時代,而像是「動員戡亂時期」。在戡亂時期,工資就不該是合法/不合法的二分切割,而要容許企業以稍具彈性的方式去處理。政府主管機關可以檢視其善意、審度其方案而予以准駁,而最終的目的,則是要勞資雙方共渡難關。大家一定要有心理準備:經濟上動員戡亂,要政府與民間攜手,才可能竟功。

 


 

資料來源:2008-12-22 中國時報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