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惠林:《經濟前瞻》民眾信心提升即景氣回溫時

  一個自由經濟體制裏,經濟景氣循環是常態,政府切忌利用調節政策加深循環波動幅度。至於景氣何時才會反彈?端看民眾的信心而定。

  時光飛逝,馬政府上台轉眼已滿百日,這段期間內天災人禍接踵而來,最受台灣人民關切的台灣經濟,不但沒有「馬上好」,反而呈現下滑。

  在出現「有不景氣之虞」兩個月後,行政院經建會8月27日公布的 7月「台灣景氣指標」中,景氣對策信號亮出「代表不景氣」的「藍燈」,正式宣告進入衰退,而且綜合判斷分數還較上月大減5分,可說急速掉入不景氣漩渦。據知這也是2003年SARS風暴之後,62個月以來的第1個藍燈。再由景氣領先指標不但較上月減少1.2個百分點,且是連續第9個月下跌,以及景氣同時指標也是連續第5個月下滑來看,不景氣的谷底恐怕還未到。

  台灣經濟已經掉入不景氣

  此由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同時間公布的8月分「消費者信心指數」可相互印證,該項調查總指數不只連續第4個月下滑,還創下從2001年 1月這項調查進行以來,亦即7年8個月以來的最低點,而其中的6項構成指標分數皆低於100分,全部處於偏向「悲觀區間」水準。雖然受訪民眾,對於「未來半年物價水準」和「投資股票時機」兩項呈現止跌回升,但對「國內未來半年經濟景氣」、「家庭經濟狀況」、「就業機會」,以及「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4項仍持續下滑,尤其最後一項下降幅度最大,在上個月首度跌破100點,是5年多來首度轉悲觀,本月又再下跌,似乎表示消費者對長期的信心也是低落的。

  在經濟不景氣氛圍下,行政院主計處8月22日發布最新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由5月分預測的4.78%,下修0.48 百分點至4.30%。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將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上修,但第2、3、4季則都下修,顯示連官方機構都不掩蓋馬政府上台後台灣經濟一路下滑的事實。

  雖然有「下半年出口旺季」經濟會有可能回升的期盼,但不論是傳統產業或科技業,其龍頭業者受訪時都對下半年的景氣不看好,甚至有「迎接最冷第四季」的心理準備,連身為「景氣先知鴨」的業者都發出此種訊息,可見景氣的冷冽程度!

  景氣最冷的時刻尚未來到

  再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發布的7月分平均失業率突破4%,該月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的失業率高達5.03%,創近兩年新高,以及今年1至6月受僱員工實質平均薪資和實質經常性薪資都較去年同期減少,且平均工時也增加來看,人民的生活並未改善。而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另一項家庭所得,不計入政府移轉收支的高低所得家庭所得倍數,去年達7 .52倍,是6年來新高、吉尼係數0.34也是4年來高點,顯示貧富差距依然持續且中產階級流向低層的所謂「M型社會」是否逐漸成形,值得關切。

  在這些數據所呈現的不景氣情況下,據7月20日媒體報導:上海人力資源仲介業台商主管說,一位擁有碩士學位的台灣年輕人到上海工作,月薪人民幣4千元,折合新台幣1萬7千多元,相當於上海本地人薪資水準,這位年輕人都願意做。這位主管又說,到中國的工作機會現在變得很搶手。以前台灣人到中國找工作,薪資可以加倍,現在想要到中國的人,不會期待薪資有多成長。很多台灣的大學應屆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都願意選擇到中國,甚至可以在中國以當地人的薪資聘用。這項訊息是個案或只是冰山一角,有必要進一步了解,但由大學過剩,高學歷高失業來看,大學生應該特別要警覺。

  8月3日另一家報紙的頭版頭條,以「頭路難找,新人甘願做白工」為標題,報導了台灣剛出校門的社會新鮮人,為求順利「卡位」,甘願先進公司「實習」數月,不支領任何薪水。我們已看到當事人對環境變遷作調整,這毋寧是可喜的現象。

  跳出振興景氣的舊思惟

  為了拉拔低迷的經濟,馬政府也像其他國家一樣,推出刺激內需方案,無非是想振興國內投資、促進國內消費,用的是優惠抵減、優惠利率補貼等老套,而工商團體最近密集在各電子媒體打「減稅促進所得、就業」的廣告,也引發兩極交鋒的論辯。這是因為該廣告訴求的是減企業家的稅,但高所得業者非但不必交稅且有優惠補貼的印象已深入人心,否則減稅對納稅人來說都會贊同,怎會引起弱勢團體反對?不過,馬政府倒可利用此機會,在新成立的賦改會中好好地處理「公平納稅」這個重大課題,不必陷於稅率高低泥淖裏,將為何要納稅?其基本原理和準則何在?儘速釐清並還台灣一個租稅公平和「公平公正安全」的生活投資環境,畢竟財稅政策不是用來調節經濟景氣的。

  必須鄭重提醒的是,一個自由經濟體制裏,經濟景氣循環是常態,政府切忌利用調節政策加深循環波動幅度,政府還是在落實「和諧社會」上戮力以赴較重要!充其量可以提的外在環境變化的即時資訊,特別是中國「京奧後」政經環境變化的真相,以免台商誤判局勢陷入泥淖。至於不景氣將伊於胡底,繫於台灣人民信心回升的程度!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E4/經營知識  2008/09/03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