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惠林:名人看書無所不在の經濟學

  無論你是否學過經濟學,也不論你怕不怕、甚至不管你懂不懂它,現實生活中都可以感受到經濟學的影子。

 

  在正統的經濟學原理中,人有「理性」行為是重要的假設,而且也被認為是「追求私利」(self-interest)的行為,經濟學家把人們視為「經濟人」(Homo economicus),比較「成本」和「效益」後做出決策,就是白話的「趨吉避凶」,我們不妨想想自己、看看周圍親朋好友的作為不都是如此?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學生走遠路到街上乾淨的餐廳吃飯,而不在距離近且方便的校園內吃自助餐,可見外面餐廳的營養和舒適環境帶給他的快樂(效益),已超過走遠路所花費的成本。

 

  如果成本和效益的價值改變了,人的行為應該也會跟著改變。例如,張三是個很窮的老實人,有天他在路上撿到一千元,不假思索送到警察局,當他撿到一萬元時,可能還是一樣,但當數目加到十萬、甚至百萬元時,他的行為會不會改變呢?或許我們可以「合理」推知,總有一個數目可能使他改變行為。

 

  作者指出,人的行為應該都是理性的。當一個人在某時點的行為經過成本和效益的加總後,淨收益最大或淨損失最小的就是「理性」反應。

 

  不只應用於「經濟行為」上,同時也擴及約會、婚姻和離婚等行為分析,甚至於酗酒、吸毒和賭博等行為,乃至於鳥和老鼠這些動物的行為,竟然都能用「自利」這種「理性」的假設作出滿意解釋。

 

  理性的自利行為其實已存在兩百年以上,將這個老骨董發揚光大的最大功臣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貝克(G.S. Becker ),李維特(Steven D. Levitt)曾在暢銷書「蘋果橘子經濟學」中,把貝克革命發揚光大,將日常生活的事件作令人嘆為觀止且迷人的合理解釋。

 

  而這本「誰賺走了你的薪水」再接再厲,作者哈福特幽默剖析實際社會生活中各種現象背後的邏輯,而且這些現象不只限於地域或種族,凡是「人類的生活」都涵蓋在內。

 

  本書由我們很關心、但大多數人都搞不清楚的「薪水多寡如何決定?」這個問題談起,抽絲剝繭找出道理,能將迷惑世人的生活和社會問題賦予邏輯解說,讓讀者恍然大悟:「原來這些都是人們的理性行為!」


 

作者:第三研究所研究員吳惠林

資料來源:聯合晚報/B5版/藝文放輕鬆

記者:黃玉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