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敬一:《安得廣廈千萬間》 政策願景 不妨且戰且走

  許多顧問公司、投資公司都常幫客戶做策略分析。當他們接下案子之後,往往派一組人到客戶機構,面談數十人、翻閱各種財務報表、評量該地區相關業者情況,最後開個會、寫份報告,就能做出一份「策略」建議。常見的策略分析,內容中都有類似SWOT的習題,解析客戶的強項(S)、弱點(W)、機會(O)、威脅(T),接著依循藍海策略的分析,在商品或行銷布局中標示出最理想的一個目標點令其為A點。然後,顧問公司就建議要如何從現在的欠佳狀態(例如為B點),移往A點。


  顧問公司往往會說:先如此、再這般、三年後達成某個階段目標、八年後成果如何。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掌握之中。這些目標與步驟合稱為企業策略;公司若接受這樣的策略,就會列入管考,而後亦步亦趨地追蹤執行壓迫下屬遵循。


  這樣的產業策略分析不能說錯,但是對於規畫發展期程相當長的產業而言,就有些不切實際。比如說,公司目前的狀態在B點,經SWO T分析要走往A點,但這「走」的過程可能長達十年。在這麼長時間的過程中,環境可能改變、技術可能更動、油價可能飆漲、政黨可能輪替、地區可能有戰爭,甚至做策略規畫的顧問公司自己都可能倒店。只要任何一項變動是在預期之外或是幅度稍大,都會使得原先的策略形同作廢。這種規畫時間過長的風險,其實在現實社會中屢見不鮮。事實上時間越長,風險與不確定性都會幾何級數成長。


  正因為如此,我從不認為高風險、長時期的所謂策略,有多少實質意義。相反的,中長期的發展往往是要在路徑中逐步調整的,事前根本沒有人能預知確切的目標細節。十幾年前,有誰能夠預見、規畫台灣的民主政治發展?今日的台灣民主架構,恐怕有許多是關鍵掌握權力者(例如李登輝)「且戰且走」的結果。二十年前,又有誰能預知台灣IC產業的發展?今日的IC業輝煌局面,可能也是幾位IC大老逐步努力的成果。


  當然,這樣且戰且走的描述並不表示事前無事可做;相反的,如果主事者事前不做為,則絕對就只會待在原點原地踏步,十年之後也一事無成。主事者一定要做出足夠大幅度的起步改變,才能跳脫原有的欠佳狀態,才有可能邁向理想的結果。因此,問題的關鍵就是,這起步的跨越究竟方向為何、幅度如何?


  我的看法是:要改變現狀、邁向新局的關鍵,就是要對現制做出「關鍵性的突破」。這裡所謂的關鍵,可能是機構、可能是主管、可能是法規、更可能是三者的組合。舉例而言,中研院過去十數年在研究上有長足進步,其關鍵就在於特聘研究員制度的彈性與李遠哲院長的磁吸作用,使得海內外傑出的華裔科學家都能先後加入中研院的研究行列。台灣IC產業成功的關鍵,或許就在於工研院(機構)與張忠謀(人)。有了這些早期的關鍵改變,其後續的發展就進入且戰且走、順其自然的境界,在發展路徑上必然會往理想的狀態收斂。


  十幾二十年前沒有人知道IC產業、中研院、台灣民主會怎麼發展。但是既然當初關鍵改變已然完成,其後續就只會有小幅變動,大方向則不可能偏離軌道。在發展過程中,當然還是會面對新的挑戰與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能由早先已進入據點的關鍵人士逐一排除。


  總之,關鍵改變的重要性,就像是把車子引進一個不太可能回頭的單行隧道,讓車長逐步地、摸索地、甚至跌跌撞撞地往目標前進。我認為,歷史上絕大多數的成功改變,都是依循此一「且戰且走」的模式。大凡一開始就設下鉅細靡遺路徑策略的,反而有可能只是紙上談兵。


  我不清楚以上的描述對行政當局有多少說服力,但是如果有,則政府也許就該改變其政策思惟。所謂產業策略、外交策略、能源策略、環保策略,恐怕未必是長時間的路徑規畫,未必要詳細描述中長期的願景,甚至未必需要做什麼費時費力的「管考」。對許多中長期發展方向而言,所謂策略,往往只是要找到關鍵因素與個人,跨出足夠大的第一步。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A12/時論廣場 2008/09/03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