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傅豐誠:鬆綁兩岸雙向投資的政策思考

  展望與探索月刊第6卷第8期育達商業技術學院國企系副教授暨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傅豐誠以「鬆綁兩岸雙向投資的政策思考」為題專文指出,儘管中共從未統治過臺灣,但它宣稱對臺灣這個自治、民主的地區擁有主權。面對大陸的促統威脅,之前不論是國民黨或是民進黨政府,均是採取「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的作法。以往戒急用忍政策,就是典型試圖擺脫對中國大陸經濟依賴性的思維。即便是後來改採所謂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亦是以能夠充分掌控投資進程為目標的開放政策,其目的仍是避免對大陸產生過度之經濟依賴。因此,政策雖有積極開放之字眼,但其中管制重重,非常缺乏積極鬆綁的精神。


  新任總統馬英九上任之後,之所以對大陸經貿政策推動鬆綁及開放政策,主要是從長期角度認知到,通過在經濟上向中國大陸開放,才能將臺灣塑造成一個資產管理、募資及研發的區域中心,進而帶動臺灣經濟全面脫胎換骨式的增長,為臺灣經濟再造奇蹟。從短期角度看,引進大陸各種需求力量,亦可以刺激當前低迷的經濟,增加就業機會。


  鑑於大陸觀光客對港澳經濟的推動力量,新政府上任後的第一件工作是透過包機直行開放大陸客來臺觀光,直接提振經濟。此外,由於臺灣高等教育供過於求、房地產市場低迷,遂有開放陸生來臺就學及陸資購買臺灣房地產的建議。這些政策構想,均是從短期提振內需為著眼點,是否奏效仍有待商榷,本文重點主要集中於長期發展,及兩岸雙向投資的相關政策。


  政府政策鬆綁以不涉及兩岸協商的項目為優先,因此可優先單方面鬆綁的項目包括:鬆綁海外臺商、企業回臺上市的條件及放寬海外企業來臺募資用於大陸投資限制等,讓含20% 以上陸資的企業也能來臺籌資,海外企業來臺籌資後可用於投資大陸廠房等,提高臺灣的籌資競爭力等。


  今年七月初,在開放大陸觀光客來臺觀光底定後,7 月中旬,行政院通過了「深耕臺灣、連結全球─大陸投資金額上限鬆綁及審查便捷化方案」,在臺灣設立營運總部的企業以及跨國企業的子公司赴大陸投資將完全不設限,其他類型企業則由投資最高不得超過企業淨值40%,統一調整放寬至60%。新方案已於8 月1 日開始實施。


  為促進海外企業來臺上市並提升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行政院於7 月31 日院會通過金管會「海外企業來臺上市鬆綁及適度開放陸資投資國內股市方案」,相關開放措施包括:
  第一、放寬海外企業來臺上市資格限制及籌資用途限制:1. 取消第一上市(櫃)原資格限制有關大陸投資超過淨值特定比例不得來臺上市之限制;至原資格限制有關陸資持股超過20% 或為主要影響力之股東部分,將配合陸委會修正兩岸關係條例第73 條有關大陸地區企業於臺灣從事投資行為相關規定之時程併同放寬。2. 取消第二上市(櫃)原資格限制有關陸資持股超過20% 或為主要影響力之股東者,不得來臺上市之限制。3. 取消外國發行人在臺募集資金不得用於直接或間接赴大陸地區投資之限制。
  第二、開放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人﹙QDII﹚ 來臺投資我國證券期貨,相關機制比照現行外資之規範。
  接下來第二步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一定會牽涉到開放何種產業的選擇,因為產業類別的鬆綁必須協調財政部、金管會、交通部等相關部會,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原本留待較後階段再鬆綁,但政府考慮到兩岸資金雙向流動的需求,因此將第三波開放陸資來臺政策提前到第二階段。
  至於第三步的鬆綁,是研擬開放部分目前仍列為禁止赴大陸的產業。經濟部表示,包括仍在限制類的高級晶圓及大尺寸面板等產業的開放名單,具體還在修訂中,但基本原則在於與國際接軌,又能保留關鍵技術在臺灣。但馬總統在接見外賓時已宣示開放12 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但坊間反對的聲浪亦不容忽視。


  經濟大環境的情況影響到政策的效果,值得我們稍加討論。2008 年的中國大陸,經濟上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 近幾年來, 由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造成國外熱錢的不斷湧入,並因此導致大陸股票及房地產市場出現狂飆現象。今年以來,受國際游資暫時撤出大陸股市轉而炒作國內原油等商品的影響,大陸股市在經歷了一年半的非理性泡沫式上漲之後,開始出現非理性暴跌,基準的上證指數今年迄今已經腰斬。而房地產市場也在美國次級房貸風波後大幅走跌,許多大城市(特別是深圳)也開始出現貸款人將跌價之房屋債權丟給銀行的現象。
  第二,目前大陸出口企業正吞食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苦果,加上新勞動法的施行及國際原物料價格的居高不下,大陸出口的成長力道明顯衰退,尤其是附加價值較低的出口加工企業,面臨強力被市場淘汰的壓力。逼使大陸國務院高層親赴沿海省分調研,尋求相應之解決方案。目前大陸官方以調升紡織品出口退稅率,增加中小企業貸款額度等措施,來緩和出口方面的變局。
  第三,通貨膨脹壓力驅之不去,使得總體經濟政策操作的難度上升。如果控制人民幣匯率由升轉貶,固然可以使加快經濟增長的承諾得到支持,這又會限制削弱了目前大陸當局治理通脹的能力和意願。面對物價上漲如果要作有力的回應,可能會降低經濟增長的動力,進而導致政治的動蕩。但如果大陸經濟不降溫,經濟體系對能源及原材料的需求,不可避免會推高大陸及全球的通貨膨脹。
  第四,大陸經濟已日趨國際化,外在需求影響日增,但美國經濟疲軟消費下降導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相對也影響大陸經濟的穩定成長,造成許多出口導向的中小企業紛紛倒閉。再加上人民幣的升值,中國大陸的出口更加疲軟,面對人民收入增長速度低於CPI 增速的情況下,以拉動內需來維繫增長的可能性較小。


  由於大陸出口導向經濟不振,內部需求又因股市及房地產市場下跌所造成的財富緊縮效果,出現空前低迷之勢,在大陸的臺商經營壓力倍增,企業擴充機會較少,這時放寬對大陸之投資金額上限,實質效果較小,不過可以減少一些國內的反對聲浪。同樣的,在大陸內部經濟面臨變動之際,其民間財富劇烈萎縮,開放陸資來臺的即時效用也不大。根據當前大陸經濟的情況,使得鬆綁兩岸雙向投資的短期效果註定不大。


  但從長期角度來看,希望借助投資大陸金額上限的鬆綁,讓國際投資人對臺灣市場具有更大信心。因為鬆綁後,企業是否要增加在大陸或是臺灣的直接投資,自會有其完整的風險收益考量,但可以確定的是,以往企業為規避上限而不願匯回大陸盈餘的情況,將有所改善。也希望在資金可以自由進出後,國際企業未來與臺灣企業結盟、共同出資赴大陸投資的意願能夠提升,使臺灣成為國際企業進軍大陸之重要合作伙伴。


  我政府釋出善意明確,但對岸是否在相關限制上予以鬆綁,也至關重要。國內證券業普遍認為,例如兩岸若能簽訂MOU(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陸資來臺投資的效益才能放大,至於開放陸資企業來臺掛牌,臺灣市場必須找出利基,才能構築誘因,初期仍須有「探點、摸索」期,預期需經過1 年至1 年半的時間。此外,大陸QDII 要進行大額海外投資,必須取得大陸當局的同意,而大陸尚未開放陸資投資香港,為什麼會同意投資臺灣呢?


  因此,開放陸資來臺掛牌雖屬政府美意,但初期並不會成為國內券商發展的重點項目。主要是企業尋求掛牌會比較兩岸三地條件,臺灣股市目前在本益比、交投熱度上都不會是企業首選,陸資企業是否有意願仍值得觀察。至於開放QDII 投資國內期市、股市,未簽MOU 國家只能投資3%,效益誠屬有限,政府應是先開啟善意大門,但後續仍需對岸同樣釋出善意,雙方簽訂MOU 對國內股市的效益才會明顯。


  大陸當局為了控制通貨膨脹,提高了放款的限制,使得企業借款的難度提高,因此不少廠商表達出回臺上市的意願。但是現在臺灣公司上市規定是採取硬性規定,如果在臺營運規模小、臺灣員工人數少,想要申請在臺上市並不容易。而現在製造、銷售兩頭在境外是很多臺灣企業經營的常態,這樣其實不符合臺灣上市公司的規定。再者,回臺上市需在臺灣投資設立公司,臺商會為了籌措資金而在臺灣設立一個原先不需設立的公司嗎?放寬限制比較大的效果應是降低本土上市公司為投資大陸而利用各種方式下市或未上市公司不在臺灣上市的可能。真正促使臺商回臺的主要力量應是大陸投資環境的惡化。


  開放投資效果如果以單向的觀點來看,答案似乎是弊多於利,但若以雙向的觀點則不盡然。對外投資已是全球化的趨勢,是使資源更有效運用、強化國家競爭力與深化國際分工的基本策略。大陸臺商資金的回流是我們的期盼,重要的是其他地區及陸資的資本進入。開放大陸投資上限是不得不面對的政策,而開放陸資來臺則是相應的配套,因為它可以抵銷開放大陸投資的資金流出效果。


  兩岸開放雙向投資,也不必然出現外資及陸資超越臺商對外投資的情形。這和我們的國內投資環境良窳有關。如果我們的投資環境不理想,即使開放雙向投資,可預期臺灣對大陸的投資仍將大幅超越大陸對臺灣的投資。和引資的模範新加坡相比,在2001 年至2006 年之間,新加坡平均每年有156 億美元的國外直接投資流入,而臺灣只有28 億美元。同一期間,新加坡每年流入的國外直接投資占國內固定投資的60%,而我們卻僅占4%。即便不考慮兩岸經貿的限制因素,臺灣投資環境和新加坡相比還是有很大改善空間。在此開放陸資的同時,臺灣若能全力改善投資環境,再加上兩岸的經貿鬆綁與開放,必能吸引外資進駐。


  要改善投資環境最重要的是公務員要有廉潔且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熱情與能力,政府領導階層需要在文官體系的治理方面多加努力。其次,要重視對外資之租稅競爭力。新政府的租稅改革是臺灣經濟重生的契機,除了掌握租稅效率與公平的大方向,拿出魄力排除相關困難外,亦應致力於營造一個對外資具有競爭力的租稅環境,這對臺灣未來長遠的整體經濟福祉影響深遠。


資料來源: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