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馬道:《名家觀點》國際創新合作 替經濟解悶


  競合關係是產業發展常態,產業間及廠商間,本來就存在著又「競爭」又「合作」的型態。


  然而就政府施政的角色而言,「競爭」是很難有著力點的,因為政府不應干預本國產業內、廠商間、產品間的公平競爭,也無法有效阻止或消除外國和本國產業的國際競爭,更不可能透過政策來誘發競爭的消失。


  因此,以政府施政立場來看,以政策推動產業發展的真正思維,應著重於「合作」而非「競爭」。


  像台灣這種小型經濟體,資源有限且產業規模與市場較小,更需要槓桿外部資源,因此,進行國際合作,勢必為我國非走不可的一條路。


  透過國際間的截長補短,將國內的創新生態體系與全球創新資源,進行策略性整合,才是當前產業政策應該走的路。


  因此在國際創新合作的策略上,台灣不僅應具備國際創新合作的吸引力,更應跳脫以「競合」為價值核心的產業政策思維。


  由「國際競合」轉變為「國際策略合作」的開放態度,槓桿外部策略夥伴創新資源與創意,並挹注至國內產業發展策略中,俾增進雙方產業知識能量的擴散,達到互補互利的效果。


  我國在進行國際創新合作時,應有更全面性、深入性的國際合作策略,以避免國際創新合作流於形式,才能真正有效地連結外部資源,汲取前瞻創新科技的能量,並推動本身技術的紮根,強化產業競爭優勢。


  因此,政府不僅應該利用政策誘發國內產業內部的策略創新合作,創造更高的國際競爭力,更要透過策略性的思維來規劃國際創新合作,強化全球連結,同時協助台灣產業取得進入國際市場的管道外,最重要的,是將國際創新資源及能量匯流至我國產業發展中,成為台灣產業成長活力的泉源。


  當前台灣經濟面臨到產業升級轉型,出口及投資動能減緩等結構性問題,然而該如何突破台灣現階段發展困境?如何提升我國經濟及產業附加價值?國際創新合作應我國於逆境中的生存之道,也可能是台灣經濟「解悶」的一帖良藥。


  透過國際創新合作策略來強化現有政策推動的國際合作方案,以國際創新合作策略吸引及帶動外人對我國之貿易與投資,直接拉抬貿易總額及資本累積,並促進跨國研發、國際市場開拓、就業創造及國際收支改善等,使之成為推動我國經濟成長的動能。


  且國際創新合作更能為台灣產業帶來正向外部效應,藉由發展策略性產業(如綠能、節能產業)的國際創新合作,截長補短,充分發揮比較利益下進行雙邊創新能量的互補,共同提升新興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並帶動產業升級與轉型,為台灣產業帶來發展之新契機,達到經濟「解悶」的目標。


作者:馬道/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201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