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惠林:小心中國拿外匯存底當武器, 工商時報

作者:吳惠林 (第三研究所研究員)
原刊登:工商時報 - A19/時論廣場 2007/08/24

英國《每日電訊報》八月八日報導說,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對媒體表示,中國可以把手中的一兆三千三百億美元外匯存底變成「政治武器」,對付美國國會要求中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此外,中國社科院的經濟學者何帆也對官方的英文報紙《中國日報》說,如果中國願意,中國有能力通過拋售使美元崩潰。

儘管事後兩位當事人紛紛撇清,表示是記者斷章取義,將他們的部分論點「加工」成了一篇「危言聳聽」的文章。但中國可能拋售外匯存底中的美元資產,以報復美國迫使人民幣升值此一論點,卻引起美國及西方政界和金融界的廣泛關注。

假如中國真的大量拋售美元資產,在目前的世界經濟架構和國際金融的格局下,會對美國經濟以及全球經濟產生什麼影響?美國能否防範?能採取哪些措施?

在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主要經濟體有風吹草動,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這次美國發生次級房貸風暴,引起全球性的股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實,關於中國可能大量拋售美元資產以報復美國迫使人民幣升值,相信美國政府官員及情治工作者,都已沙盤演練。過去主張對中國開放政策者認為,中國會因為開放逐漸接受國際社會之商業規範,否則將面臨外資撤退的窘境。因此,中國應會約束行為在可控制範圍之內,不至於失去理智。

萬一中國真的大量拋售美元資產,就不只是兩敗俱傷的局面,而會造成全球經濟的混亂。儘管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指出,中國擁有的數量仍比國庫券一天的交易量還低。他並且認為,美國市場流動性大,「如果有一百件事情要擔心,這會是我最不擔心的事。」然而,這只是政治人物在此時刻不得不進行的信心喊話。即便中國對美國國庫券持有量比其一天的交易量還低是事實,但是一旦拋售的動作出現,透過媒體報導渲染,國際熱錢就會開始大量撤出美元資產避險,投資人的信心潰散,將造成全球金融市場的失序。這樣的結果,比天災還要嚴重。

當然,如果美元因而巨幅貶值,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中國損失將最為慘重。中國固然可能投鼠忌器,不至於發動這樣玉石俱焚的經濟戰爭。但可怕的是,中國的行事作風,根本無法以常理去推斷。

姑且不論這次透過兩位學者的觀點表述,是不是也是官方精心設計、刻意安排的,這都已經暴露了中國流氓政權的本質。透過放風聲恫嚇國際社會,凸顯中國極可能在無法處理巨額外匯帶來的游資氾濫及人民幣升值等問題時,選擇將所有人一起拖下水同歸於盡,即使付出屬於全民的巨額外匯存底為代價,也在所不惜。

今天美國之所以會面對中國可能拋售外匯存底美元的威脅,正凸顯出太多美元落於外人手中的風險。美國應如何防範?一,美國必須讓全世界認識到其經濟基礎依然雄厚,二,必須加強投資人的信心,使其免於恐慌。當然真不得已也只好重新發行新的美元。至於美國是否會凍結中國在美國的資產,理論上當然可以這樣做,但是這將使中美雙方陷入互相報復的惡性循環當中。一如現在中國針對各國不斷舉發中國黑心產品,也開始展開反撲,紛紛公布不合格的外國進口產品一樣。當人與人之間失去基本的信用與規矩,其實就已經在走自我毀滅的路了。

從中美雙方重量級人物紛紛發表聲明與看法顯示,這並不是一件小事,可能也非空穴來風。中國一向無理性的本質與難以預測的瘋狂行徑,其實一直牽動著國際金融社會的神經,儼然已成為世界經濟的一顆不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