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月PMI上升 「經濟緩步擴張」


  受到2月工作天數較少的基期因素,及廠商接到急單、回補庫存的影響,中經院昨天公布3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60.6,較2月的50.3大幅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3月「人力雇用數量」指數為60.4,連續16個月擴張,且較上月上升8.4,擴張速度持續加快,幅度大於去年同月的5.6,亦是自2012年7月指數創編來,單月升幅最大的一次,顯見景氣加溫有助長就業。


  PMI代表的是產業中專業經理人視景氣好壞因應備貨的狀況,通常用於與前個月景氣狀況做比較。PMI指數大於50,意指景氣擴張;指數小於50則為緊縮;指數等於50則代表持平。


  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表示,對3月PMI的表現應「平常心看待」,預期4月PMI因3月工作天數恢復正常,又會向下修正。他強調,廠商3月接單較為順暢,就整體趨勢而言,台灣經濟仍處緩步擴張階段。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執行長賴樹鑫分析,廠商在這個月補齊庫存,可能與接到急單與拉貨有關。但他說,像電子暨光學及電腦等產業,呈現上游熱、下游還沒有即時反應的現象,3月PMI指數升高恐僅是短期現象。


  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助研究員陳馨蕙指出,目前看到廠商的急單只到5月初,之後是否有持續性的訂單,需要再觀察。


  此外,3月PMI的5項組成指標中,「新增訂單」、「生產數量」與「人力雇用數量」皆呈現擴張,「供應商交貨時間」也維持上升。與「現有原物料存貨」持續擴張。


  至於6大產業PMI部分也全數呈現擴張,按指數高低,依序為電子暨光學產業的64.7、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的59.3、食品暨紡織產業的59.2、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的58.8、基礎原物料產業的55.1,以及交通工具產業53.8。


資料來源:2014-04-02/聯合報/AA2版/產業.策略

記者:林毅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