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台灣3月製造業PMI 強升


  中華經濟研究院昨(1)日公布,3月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60.6,較2月50.3大幅攀升10.3點,就歷史記錄觀察,僅次去年3月的62.4。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表示,該指數未來2至3個月若能維持在55%,下半年經濟景氣將有更好的展望。


  台灣PMI六大產業的生產數量指數3月「全紅」,指數攀升21點,全面呈現擴張,其中,電子暨光學產業擴張至64.7、電力及機械設備達到59.2。吳中書表示,這兩大類產業以出口為主,是影響3月製造業PMI最重要的項目,對台灣經濟加溫的表現已初步展現。


  吳中書提醒,PMI是和上個月比較,2月春節營業天數較少形成低基期效應,加以季節調整,整體看來,3月指數與上個月情況相近,且全體企業已連續4個月看好未來6個月的景氣狀況,3月指數為63.7,趨勢上仍保持60以上,審慎樂觀看待未來台灣經濟處於緩步擴張的階段。


  中經院指出,PMI組成的五項指標,新增訂單數量、生產數量與人力雇用數量都呈現擴張,供應商交貨時間上升,現有原物料存貨水準也呈現擴張。其中,3月營業天數較2月多,新增訂單數量與生產數量指數大幅上升,成為3月台灣製造業PMI擴張速度加快的主因。


  吳中書分析,全體企業的原物料存貨指數,在今年1月中斷連續5個月緊縮後,已連續3個月呈現擴張,且擴張速度加快,指數攀升5.4點來到57.9。


  此外,全體企業的進口原物料數量指數,一度在2月滑落至49.9,但3月指數隨即回升11.3點來到61.2。吳中書指出,部分廠商接單較急,這是喜也是憂,未來對台灣景氣的估測,難度可能會比先前更高。


  3月六大產業PMI全數呈現擴張,各產業依指數高低排序為電子暨光學產業(64.7)、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59.3)、食品暨紡織產業(59.2)、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58.8)、基礎原物料產業(55.1)和交通工具產業(53.8)。

 

台灣製造業PMI變化

台灣製造業PMI變化

大陸製造業PMI變化

大陸製造業PMI變化
 
歐、美製造業PMI變化
歐、美製造業PMI變化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