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儷容:名家觀點/創新中的創新…快推境外沙盒

  台灣金融監理沙盒愈來愈熱鬧,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日前宣布通過新的三個實驗案:國泰人壽跟易遊網異業合作、北富銀與台新銀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跨行轉帳、及金融科技公司好好投資讓會員間可以互相交換基金。此三案最快年底就可上路實驗。

  我國金融監理沙盒從2018年5月起開放業者申請,截至今年6月止共核准三案;若無意外,第一個沙盒-中華電信加凱基銀行-將於今年12月初畢業。但這些都是所謂的「境內沙盒」。在目前全球已有超過20幾個國家所推出金融監理沙盒,應皆屬此種境內性質。

  境內沙盒將持續發展,但在此之後呢?筆者之前曾就因應我國近來極其不振之境外金融,提出「境外金融監理沙盒」倡議,包括「金融科技沙盒」及「負面表列沙盒」。面對目前國際經貿局勢之重大變動,推出「境外沙盒」倡議,實有其深意,且屬創新中的創新。

  一來,美中貿易戰促使台商資金回流,二來美國聯準會於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首度降息,再加上香港反送中後續發展效應尚未止歇,以上三大經貿變動除了聯準會降息或許較屬短期事件外,皆仍持續發展中,不知何時底定,故可能在中長期引發境外資金陸續回台,導致台幣持續升值。若上述「境外金融監理沙盒」措施得以有效吸收回流資金,由於係屬境外金融,不涉及新台幣業務,故在吸納大批海外資金,強化我國境外金融動能,甚至吸引金融人才回流之同時,並不會引發台幣過度升值、導致影響進出口等實體經濟之疑慮。

  以下針對「境外金融監理沙盒」倡議,進一步闡釋。

  首先,提出「金融科技沙盒」之理由在於:因「純網銀及金融科技業務」係屬較新業務,又具境外金融之稅賦優惠,本國既有金融機構有其動機進行全新系統配備之建置,可吸引金融科技業者加入,亦可較有效地提升境外金融動能。

  至於「負面表列沙盒」,係針對我國境內金融監理多年來遭受甚大批評一直無法實施之負面表列,在境外層面推動。事實上,在2014年3月,行政院宣布開放證券商設立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的不久前,依據前一年生效之「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辦理金融相關外匯業務負面表列規定」,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即已獲准辦理金融業務改採負面表列。而當時原本OSU亦設計為依照負面表列之原則進行,但因故終究未跨出此一大步,殊為可惜。

  若針對證券OSU及保險OIU之「負面表列沙盒」得以實行,因其係屬「境外沙盒」,環視全球,屬創新中的創新!當然,若主管單位對於OSU及OIU業者皆有信心,即可如同2013年開放OBU負面表列般,發布類似規定,即可一體適用現有業者,而不需再走沙盒之個案試驗途徑。

  最後須提及,在當年OBU改為負面表列後,原先預計五年可引進3,000億台幣的國內資金,並為銀行及證券業創造700億元收入,且增加1,200人以上的就業機會;但據OBU業者事後檢視,固然開放負面表列後確實對相關業務有所助益,但與原先預期存在差距,其中主因在於:OBU之主要客戶(即境外之個人、法人、等)忌憚於國內不時有對境外金融租稅優惠表達異議之雜音,擔心該一開放措施會被拿掉,而不敢斷然將其泊於他地之資金轉至我國。OSU及OIU「負面表列沙盒」要成功,需要國人有以拚經濟為先為重的共識,方得竟其功。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儷容
資料來源:2019-08-18 23:40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