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國臣:中美貨幣戰接力登場

  8月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盤即跳空到7.053,最終勉強拉回到7.013;香港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亦不遑多讓,期間,一度貶至7.133,最後收在7.065。在岸與離岸即期匯率同時破7,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MSCI亞太指數暴跌2.1%,創今年最大單日跌幅;VIX恐慌指數更飆漲39.6%,攀升至2018年1月12日以來新高。人民幣匯率後續走勢是否將牽動亞洲貨幣競貶,值得關注。

  分析中國大陸放手讓人民幣大貶的目的有三:首先,反制美國對中國大陸30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10%的關稅。中國人民銀行也不諱言,人民幣暴跌是受到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以及加徵關稅預期的影響。同日,彭博社(Bloomberg)也揭露,北京當局要求,國有企業暫停從美國進口農產品。這顯示中國大陸官方對美國的經貿訴求將更趨強硬。

  其次,大陸金融改革或已取得一定成效了。例如:金融機構表外資產(相當於影子銀行),從2018年4月的26.8兆人民幣,降至2019年6月的23.8兆人民幣。期間,監管部門陸續整頓P2P網路信貸、地方金融機構、供應鏈金融,以及金融控股公司。7月30日,中共政治局會議更將目標轉向最複雜的房市。換言之,大陸或已具備相當的信心,可抵禦資本外逃。

  最後,匯率貶值有助出口與外資穩定。2019年上半年,大陸出口年成長率僅剩下0.1%,進口則較去年同期衰退4.3%;外商進出口總額的衰退幅度更達到6.6%。甚者,自2018年4月以來,已相繼有78家外資企業正考慮或已撤出大陸。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估算,人民幣匯率貶值7%,約略抵銷350億美元的加稅效應;故海曼資本(Hayman Capital)預期人民幣恐重跌40%。

  惟值得注意的是,5日當日,美國總統川普立即於推特怒批,人民幣破7是操縱貨幣。美國財政部長穆欽亦宣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是自1994年以來,中國再度列入貨幣操縱國正式名單。若一旦確立,北京當局恐面臨新一波懲罰性關稅。很顯然,美中經貿衝突已從貿易戰延燒到科技領域,再擴大到貨幣層面。

  綜合上述,此次人民幣破7以政治因素居多──報復川普的極限施壓。此外,貶值亦可達成7月政治局會議「穩增長」的首要目標;這可謂「鷹式貶值」。甚者,本次放開人民幣匯率,也是人行的壓力測試,即檢視人民幣重貶,是否會引發如2015至2016年般的大規模資本外逃。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很可能就在7上下徘徊。

  人民幣破7對台灣來說有兩大意涵:其一,美、中兩國都轉趨強硬,短期內雙方達成和談的機率渺茫,因此在陸台商應盡快分散產能。其二,目前包括台灣在內的東亞各國中央銀行大多將人民幣視為「貨幣錨」,因此,人民幣的重貶恐帶動新一波匯率貶值,大幅提升列入美國貨幣操縱國名單的可能性。政府應及早擬定美中貨幣戰下的新台幣戰略!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