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大年:《名家觀點》川普攪亂全球經貿秩序

  美國川普總統上任三年來,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除了積極檢討美國貿易措施,並要求重新談判美國以往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更根據美國1974貿易法,對中國大陸展開301條款調查,美中陷入貿易大戰的漩渦中。川普對中國大陸主要射出三箭,第一箭是對中國大陸對美出口產品課徵25%額外關稅,目前已經將約2,500億美元中國產品納入範圍,現在更進一步要在9月1日對其他約3,000億美元產品加徵10%關稅,且中國若不改善,美不排除提高稅率。

  川普不但對中國進口品課重稅,也準備切斷被認定會危及美國經濟安全的外國企業的供應鏈,原則上要求美國政府與美國企業,甚至外國企業,斷絕與其進口與出口的關係,目標當然是中國大陸企業。可以視為美國對中國大陸的第二支及第三支箭。川普甚至也要求各國響應,加入美國的抵制行列,美中貿易戰開打不久,各國即面臨選邊站的抉擇。

  除了三支箭之外,川普政府也對來自中國大陸外資,採取嚴審立場,以阻絕中國大陸利用投資獲取技術的機會。美國也緊縮中國大陸的工作簽證,以防堵所謂商業間諜的滲透。美國各公私立大學雖然主要並不仰賴美國政府經費,但也劍及履及大幅減少中國留學生名額,圍堵中國在美國儼然已經成為全民運動。

  美國對具有威脅的國家實施制裁,其實也有脈絡可循。早在1980年代,美國即對當時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美國最大貿易逆差國日本,採取強硬立場並要求開放市場,與目前對中國大陸制裁的思維相似,只是美國對中國制裁力道遠高於日本。
其實此也不難理解,當年日本GDP大約只有美國三分之一,對美又沒有軍事威脅;但目前中國GDP已約是美國三分之二,對美國還有軍事威脅,而且在諸多國際議題上,與美國唱反調,使美國感到芒刺在背而必須下重手。

  檢視美中貿易戰影響,可以發現川普當初高舉恢復公平貿易,削減美國貿易赤字的大旗,顛覆了國際貿易秩序。但迄今美國貿易赤字不降反升,2018年達到9,500億美元歷史新高,高於2017年的7,960億美元;其中對大陸貿易逆差也由2017年的3,750億美元,同步上升至2028年的4,430億美元。畢竟用短期貿易措施很難改變既有的產業分工與貿易型態。

  不過美中經濟對抗下更衝擊到世界經濟,但惟獨美國卻表現不錯。美國2018年經濟成長率為2.9%,2019年前二季分別為3.1%及2.2%。失業率在2019年5月一度降至3.6%,為近50年最低。

  反觀國際貨幣基金7月最新報告已將世界經濟成長率再度由3.3%下修到3.2%;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在今年第2季只有6.2%,為近30年新低,各界甚至懷疑中國大陸還有文過飾非,刻意灌水之嫌,台灣也面臨經濟成長率保2的挑戰。

  美國經濟好表現更使川普振振有辭,堅信惟有以此方式才能使美國再次偉大,經濟重返高峰,美國目前也有美國貿易政策有助於經濟成長的論調。川普明年未必能競選連任。但若美國經濟仍然維持高檔,繼任者可能蕭規曹隨,仍然維持川普強硬的基調。

  只是美國這種「以鄰為壑」,將問題移轉給他國的貿易政策,或許在短期對美國有利,但在長期若是在各國競相仿效,事實上目前已有此趨勢,紛紛採行保護主義下,將會將全球經濟推入到另一險境中。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
資料來源:2019-08-06/經濟日報/A4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