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食安傷台 製造業PMI重摔 10月滑落1.8點到51.5,企業對未來6個月景氣前景轉為緊縮,跌點10.7破紀錄


  中華經濟研究院發布10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滑落 1.8點到51.5,是今年3月以來擴張速度最緩慢的一個月,尤其全體企 業對未來6個月的景氣狀況,在經過連續10個月擴張後,10月首度轉 為緊縮,指數更大幅滑落至43.4的2012年12月以來新低,跌點10.7更 是調查以來最大。


  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說明,主要是因國際景氣復甦趨緩,加上國內食 安問題紛擾。


  調查結果顯示,5項組成指標中供應商交貨時間由上升轉為下降, 其他4項指標的新增訂單數量、生產數量、人力雇用數量、現有原物 料存貨水準均較上月趨緩;至於六大產業中的交通工具、電子暨光學 、化學暨生技醫療、基礎原物料仍呈現擴張,但食品暨紡織、電力暨 機械設備則轉為緊縮。


  吳中書表示,如果不看季節調整,10月台灣製造業PMI表現仍在50 以上的代表擴張範圍,但觀察復甦力道,則有轉弱的趨勢。


  他分析,製造業表現不理想,主要來自國內外不利因素,其中國際 部分,包括歐洲與大陸經濟波動,至於國內則是延燒中的食安風暴, 還有蘋果iPhone6新機問世後,後續新品承接顯現空窗,廠商下單也 偏保守,年底消費旺季只聞樓梯響,未見實質的提高備貨。


  吳中書指出,食安問題已引發邊際效應,拖累到觀光產業表現,如 果有效對策與明確規範遲不出爐,難以加速重振台灣「美食王國」的 形象,影響將更持續。


  且就事件發展至目前,他指出,不排除到農曆年都還會持續,屆時 春節送禮、尾牙、春酒等,對餐飲業及觀光客來台消費意願的衝擊很 大,尤其觀光客最愛的夜市小吃,各地有名的伴手禮,所受傷害並且 無法在食品進出口數值中顯現,因此政府有必要儘速擬訂最佳的解決 之道。


  中經院調查時發現,部分採購經理人已決定延後年節產品推出,並 影響到食品紙箱包材、運輸倉儲生鮮食物、冷藏冷凍食品運輸業者, 紛表「有感」受到影響。


  但吳中書也強調,由於國際經濟呈緩步復甦,未來如果延續步調不 變,不應以最近1、2個月PMI衰退,就斷言景氣出現衰退走向,現還 言之過早,有必要拉長觀察期。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4/綜合要聞 2014/11/04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