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兩岸產合 建議納陸十三五規畫


  為期2天的「第四屆兩岸產業合作論壇」4日閉幕,產官學研達成多項共識,包括促進投資便利化,兩岸產業合作工作小組明年將增設電子商務產業分組,兩岸產業園區合作試點建議採「三中一管」模式,並將兩岸產業合作納入十三五規畫。


  先前中國旺旺公司董事局主席蔡衍明公開呼籲,希望對岸可讓台灣參與大陸的「十三五」規畫,而工總理事長許勝雄訪問北京時,也向大陸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提起此事,4日論壇,兩岸產官學研更是同聲一氣,將兩岸產業合作納入頂層設計,是業界高度期待。


從智慧城市合作著手


  4日舉行的產業合作論壇,由大陸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作分組結論報告。曹小衡提到,兩岸要在產業合作上加強「頂層設計」,他相當認同將此加入大陸的「十三五」規畫內,並建議簽訂兩岸產業合作協議或備忘錄等,如此將有助於雙方高層與地方政府的調度配合,讓產業合作順利推動。


  曹小衡也建議要突破兩岸過去僅「單一產業」的合作試點框架,認為雙方可以從智慧型城市合作著手,因為智慧型城市合作涉及層面廣,可提供眾多產業機會;以LED來看,國際市場機會只有3到5年,兩岸技術、標準、資本合作等進度目前「不盡如人意」,若不加緊把握,恐怕會失去機會,需超前布局。


盼台企可加入陸管委會


  曹小衡表示,試點可從城市、區域、園區為載體,考量市場和社會效益選點,採取多產業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才有示範推廣目的。會中提出「三中一管」合作模式,所謂的「三中」,前「二中」即大陸中西部、300萬人口左右的中小型城市,合作機會多,也較容易試點,「第三中」就是需大陸中央政府的支持;「一管」就是讓台灣的企業、產業公會加入大陸園區管委會組織,或是共組公司進行管理。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中心研究員林俊甫表示,兩岸「區對區」合作,建議優先提高其商貿往來效率,包括海關、檢驗檢疫、倉儲物流、投資、智財權保護之兩岸機制化的商貿綠色通道,牽涉到跨單位、跨部門的協調,是後續的重點。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記者:陳曼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