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中後 台商最大勁敵是國企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端出經濟改革大方向,其中「市場將在資源配置具決定性作用」的宣示,預期大陸後續將推出打破市場壟斷的相關舉措。此舉表面上看台商可獲更大的行業准入空間;不過,國內學者提醒,目前掌握金融、電信、公用事業等市場最大資源的大陸國有企業,未來不免和切入開放領域的台商有所衝突,屆時台商最大的競爭對手會是國企。


  勿忽視國企壟斷地位


  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主辦的「三中後中共政經走向」座談會4日在台北舉行,聚焦大陸「後三中」的經濟情勢對兩岸經貿的影響。會中學者多數肯定大陸三中對市場的定調,從過去扮演資源配置的「基本」角色提升到具「決定性」地位,未來對壟斷領域的逐步開放可以預見。


  在大陸持續打破壟斷並開放市場的過程中,台商可望享有更大的准入機會,但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所長張榮豐提醒,有意搭上這波開放順風車的台商,不能忽視原本占據壟斷地位的國企。


  他解釋,在陸台商原本多從事出口製造業,和壟斷金融、電信等服務業大宗的央企與地方國企沒有衝突,後續儘管陸續開放相關市場,但不意味國企將全面退出市場,新進入的台商和國企,將形成搶食地盤的競爭關係。


  張榮豐進一步指出,三中後大陸經改確定大力扶植服務業的路線,再加上大陸人口紅利消逝、勞動力短缺成既定趨勢,迫使過去以加工製造為主的台商「2轉3」進入服務業,這也加深台商和國企間的競爭和衝突,而地方政府在保護自家企業心態下,是否會像過去予台商土地出讓、稅收等政策性支持,恐怕大有疑問。


  國企轉骨 將成對手


  台商除面對大陸國企的「主場優勢」外,也要面對國企體質改善後提升的競爭力。開南大學商學院院長黃仁德指出,三中國企改革主軸為推動國企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說穿了就是掃除過去靠壟斷市場吃大鍋飯的積弊,改以利潤和效率為導向,若成功轉骨,將成市場新進者的強力對手。


  據了解,大陸現階段正積極進行打破市場壟斷舉措,預期近期即將開放民營銀行及虛擬電信運營商;大陸國務院日前推出系列政策引進民資參與鐵道等公共建設,而上海自貿區對銀行、保險、物流的准入開放也動見觀瞻,預期未來可望推行至全國範圍。


資料來源:旺報

記者: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