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貨幣戰爭 QE3效應 台商資金部位重整 人民幣看升 外銷產業較為不利 公司經營成本首當其衝 可能要降低手中美元水位


  美國聯準會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推出將屆滿四周,在經濟與貨幣因素的拉扯下,為大陸究竟帶來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抑或更大張的外銷訂單?本專題試圖為讀者剖析在大陸經濟成長減速之下,QE3的效應與台商因應之道。


  沒有通則,沒有歷史經驗可以遵循。在美國推出QE3引發的貨幣與經濟之戰後,在大陸的台資企業首要之務,可能是重新審視自己的資金部位。


  正因為每次量化寬鬆政策推出的時空背景都截然不同。此時,遭遇的是大陸經濟高速成長多年來,首度的躊躇。


  9月14日,美國聯準會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QE3)政策,決定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擔保債券(MBS),直至美國就業明顯改善為止。同時延長超低利率至2015年中。


  伴隨全球股市歡騰而來的是巨大的不確定感。帶著人民幣升值預期、通貨膨脹壓力,或許還有一些些熱錢,這股不確定感飄洋過海而來。


  QE3推出首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衝上6.3317元,創下9月以來新高。14日即期價更一度飆上人民幣兌美元6.3145元,打破今年5月11日來新高點。


  就在專家學者強調著美國經濟好會對中國出口帶來利多的同時,同時坦言量化寬鬆將增加美元貶值壓力─這同時意味人民幣升值,意味對中國出口不利。


  其實,人民幣升值不見得不好,老百姓口袋裡的錢更值錢了,出國旅遊、購買舶來品都會更便宜。只是身處在全球第一大出口國的外銷業者笑不出來,因為人民幣升值將直接打擊出口,讓正和「保八」(GDP年成長8%)掙扎的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早在上半年,很多台資企業的財務長就為此擔憂。許多財務長認為,QE3推出不令人意外,但仍難以評估後市,其影響不比人民銀行調整存款準備率來得小。


  一家輔導多家台商企業經營與上市的專家相信,美國的QE3不會比中國本身推出的投資政策影響大。但不可諱言,中國經濟如今已與世界密切接軌,尤其中國外匯存底以美元為主,QE3仍難以避免會牽動中國。


  對台商來說,QE3的影響,可能最快從貨幣走勢浮現。首當其衝的是公司的經營成本。


  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儷容指出,由於人民幣看升,對外銷比較負面,而對主營內需市場的企業比較有利。一旦人民幣升值,進口原物料比較便宜,可以降低企業成本。


  同時,人民幣升值將增加外資企業到中國直接投資的成本。也有學者認為,QE3將導致外商減少在大陸的投資,國外遊客減少赴陸旅遊和消費,進口商品將大量湧進中國市場。


  匯率牽動還會企業本身的資金部位。台商擁有的美元、人民幣與台幣資金,未來將隨著貨幣走勢膨脹或縮水。


  「QE3是資金部位轉移的變數。」這位台商輔導專家說。


  隨著美元貶值預期,企業可能要降低手中的美元部位。但依據各家企業實際經營情況、業務內容、交易方式、與銀行關係等的不同,還須個別判斷。


  所以,經歷過三次QE,這名台商顧問仍無法也不願去歸納所謂「台商因應QE3的準則」。「人民幣有人說升,有人喊降,沒人看得準。」 他唯二的建議是:拉高手中現金部位,並思考公司未來發展需要哪一種貨幣? 香港某私人銀行副總裁郭陞璽最近看到的是一些台商對QE3「後知後覺」,沒有看清QE3將帶給大陸的輸入性通膨、資金進不來的問題,還在想要怎麼用大陸房地產對外抵押、貸款。


  「QE3是貨幣寬鬆政策,對貨幣不能自由兌換的大陸來說,錢又進不來,對中國的受益是少之又少。」郭陞璽對QE3沒有好評。


  他建議台商在QE3後因更積極建立國際信用,莫把資產都集中在大陸,一旦有需求,才能以較低的美元利率取得現金流。此外,在中國對房地產宏觀調控的背景下,投資房地產不如購買大型國企發行的房地產貸款信託,保險也較保本。


資料來源:2012-10-08/經濟日報/A12版/大陸經濟

記者:何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