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學者:自貿區重鬆綁 非優惠 雷大雨小?


  針對上海自貿區方案遭外界質疑雷大雨小,大陸經濟學家強調,這都是錯誤解讀,自貿區不是「優惠政策大全」,而是緊貼地面的改革,重在鬆綁,而非贈禮。


  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說,依照總體方案,自貿區建設是包含政府職能轉變、投資和貿易擴展升級、金融開放創新、市場法制完善等任務的系統性工程。


  自貿區主要設計都指向一個中心:重新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尋求轉變政府行政和宏觀經濟管理職能的可靠路徑。這不僅與大陸新領導層簡政放權、迎回市場的思路一脈相承,更是對接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的必經之路。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表示,上海自貿區設立,反映出大陸經濟策略思維的轉變。金融體系高風險、地方政府債台高築、國營企業壟斷等問題,都讓大陸高層意識到,「調結構」已到刻不容緩地步。劉大年稱,上海自貿區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制度創新」。自貿區奉行的是「減法思維」,取代過往端出大量「優惠政策」作法。藉取消過多市場限制,例如銀行利率市場化、鬆綁外資機構進駐規定等舉措,藉以達到吸引外資目的。


  台灣工總副祕書長蔡宏明認為,上海自貿區是李克強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大舉措,對面臨經改深水區的大陸而言,意義重大。自貿區有助地方政府經濟轉型升級,未來擴及各省之後,將發揮平衡地方經濟的作用。


  此外,上海自貿區也反映大陸極欲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心態。劉大年說,大陸服務業管控過多,開放程度小,這對大陸要加入周邊區域經濟整合相當不利。此時,推出上海自貿區,將發揮一定示範作用,間接展現自由貿易化決心。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記者:陳柏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