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經院:經濟擴張 速度趨緩


  兩岸七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昨天同步出爐,指數都大於50,代表景氣呈現擴張態勢。不過,中國大陸的PMI為50.3,較6月的50.1上升,優於市場預期;台灣則是52.6,較六月的53.6下滑,已是連續4個月走跌。


  PMI代表的是各產業中,專業經理人視景氣好壞而調整備貨,而台灣出口多是中間材,且約40%的出口是銷往中國大陸,因此,對岸整體經濟狀況好轉,採購增加,代表國內出口可望逐步好轉。


  根據中經院昨天公布的PMI數值,台灣製造業已連續5個月擴張,但指數卻連4個月下滑。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解讀,經濟仍處在成長階段,但是擴張速度趨緩,復甦力道轉弱。


  就PMI組成的五項指標中,包含「新增訂單數量」、「生產數量」、「人力雇用數量」與「原物料存貨水準」仍呈現擴張,指數皆大於50。但「供應商交貨時間」降至48.3,指數跌破50,由6月的擴張轉為收縮,意即供應商交貨速度加快,採購轉為買方市場。


  就6大產業整體PMI部分,除了「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指數為44.6,跌破50,中斷連續7個月的擴張走勢轉為緊縮外。其餘5大產業指數皆大於50、呈現擴張。


  國內PMI指數連四個月下滑,外界擔憂電子製造業下半年恐「旺季不旺」。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執行長賴樹鑫預期,7月新增訂單和生產數量都微幅上揚,第3季向來是電子業備貨旺季,第4季蘋果新產品將能製造新話題,經濟走勢是「緩步盤旋、蓄勢待發」,未來製造業表現仍可期待。


資料來源:2013/08/02 聯合報

記者:林毅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