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經院評服貿:效益微增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爭議不斷,經濟部昨天公布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評估報告,指出服貿協議對國內生產毛額(GDP)、服務業總產值和新增就業機會將只「微幅」增加。


  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天表示,兩岸服貿協議的經濟效益看似有限,但兩岸經貿正常化,是台灣和國際接軌的重要一步。


  經濟部上個立法院會期僅提出2009年服貿評估數據,引發朝野立委不滿,認為報告不夠周延,因此經濟部請中經院再行評估,昨天發布最新報告。


  中經院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指出,服貿協議生效後,估計台灣實質GDP可增加零點九七到一點三四億美元;就業需求方面,約新增一萬二千個就業人數。


  至於服務業總產值,李淳說,總產值估計增加三點九億美元至四點二八億美元間,增幅約百分之零點一;其中產值增最多業別是商品買賣業(含批發、零售業)。


  外界質疑經濟部「報喜不報憂」,張家祝表示,目前台灣對大陸開放項目中,「沒有因開放而造成很大衝擊」,目前經濟部已將印刷、美容美髮、洗衣、倉儲、經銷、零售、中藥批發和廣告業等八項外界疑慮較深的產業列入重點輔導對象。


  不過,服貿協議的經濟效益究竟需要多少時間發酵?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說,估計要十年;但須視開放後兩岸互相投資情況而定,可能時間會再拉長。


  吳中書說,在實質經濟效益外,「間接效益」雖大、但易受到忽略,例如:兩岸經濟協議後續協商,不僅攸關台灣未來參與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更是台灣擺脫韓國競爭壓力的關鍵。


資料來源:2013/07/16 聯合報

記者:劉俐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