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台對陸服務業出口 增長37%


  針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經濟評估,中華經濟研究院昨晚說明,認為評估報告中,推估我國對大陸服務業出口,將可增長新台幣120億元,成長37%,服務業總產值亦可增加近新台幣120億元,就業機會增加近12,000人,中經院長吳中書表示,這才是反映出我方在協議中可獲得的經濟效益所在。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強調,「WTO」加上「超外資」的經濟自由化,才是兩國協議FTA所期待的效益,可是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開放程度,非但沒有「超外資」的承諾,最多等同外資,甚至有22項連一般外資的待遇都不及,在互惠原則下,陸方對我之開放也因此有所限制。


  中經院表示,服貿協議中,特別是佔服務業產值比重高的幾個主要服務業,包含第一類電信、銀行、證券、保險、營造工程等,產值佔我國GDP比例接近15%,但在本次服務貿易協議中,若不是完全未開放,如第一類電信就沒有,不然就是僅有極小幅度的開放,而這些產業,陸方對我的「超外資」開放程度,亦非常有限,因此要從這些產業取得經濟效益,會是有限的。


  可是,吳中書認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實際」的多項開放項目,包含空運、海運、觀光、金融等,經該院仔細評估,結果呈現出正向效益之大趨勢,加上我國近6年來對全球服務貿易金額成長1.5倍,由新台幣300億元成長至490億元,該院目前推估對中國大陸之服務業出口,潛在成長37%,可能只是保守的最小效益值。


  吳中書說,其實服務貿易協議兩岸都只踏出了一小步,雙方需要更多回合的談判與自由開放,國人不可能一方面想追求經濟效益的擴大,一方面又拒不開放。


資料來源:2013.07.17 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