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經濟怎解悶? 學者:政府少管、放手


  國內經濟為何悶?政府如何解悶?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昨天直言,江揆所言是台灣面臨已久的問題,「問題很大,且看起來沒有萬靈丹與特效藥。」 他表示,政府應回歸市場經濟本質,解除管制,增強行政效能,將環境營造好,不要統統覺得是自己責任,「但實際上沒辦法做這麼多,也沒辦法做得好。」


  孫明德舉例,台灣長期的問題,出在政府常僅著重短期政績而未能實質改善;就如政府長期將租稅優惠等資源挹注高科技產業上,但與中小企業相比,高科技產業就業人口相對較少,資源並不對稱。孫明德認為,政府過去常介入選擇、扶植高科技產業,最後花了大筆資金卻不成氣候,產業界現在都知道,不要什麼事都仰賴政府,「可能還礙事」。


  孫明德強調,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為了求取本身的最大利益而認真工作,因此政府應「少管、放手」,解除如對服務業,像是醫療、教育與電信業的管制,鬆綁法令與加強行政效率,民間活力自然會讓市場經濟熱絡。


  不過,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認為,國人不要對自己的表現妄自菲薄,許多國際機構對台灣經濟表現、競爭力評比的數字其實相對樂觀,反倒是國人對經濟缺乏信心,始終處於憂鬱氛圍中,自然感覺悶。


  吳中書分析,國內製造業以代工電子業為主,加上多是中小企業,因此景氣波動時的承受能力較小,自然不願多投入成本加薪或研發,政府應鼓勵適度整合與協助行銷,提高附加價值。


  孫明德與吳中書都提到,包含家長期望以及年輕人自己的心態,常使得明明有工作機會,年輕人卻不願意流汗、吃苦,這樣的社會觀感的確有改變的必要。


資料來源:2013/04/18 聯合報

記者:林毅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