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小龍賽跑 失落的十年 台灣落單


  台灣的經濟奇蹟,曾經是許多開發中國家效法的對象;在2000年以前,台灣也一直是與香港、新加坡、韓國並肩而行的亞洲四小龍;如今,香港、新加坡已是東亞金融、物流雙霸天,互爭全球競爭力第一強,韓國更晉升為世界第七個人均所得二萬美元、總人口五千萬的「20─50俱樂部」成員,台灣呢?


  經濟發展十年,不進則退,我消彼長,同行的「三小龍」快速前進,在國際的經貿舞台上,台灣卻是愈走愈孤單。台灣落單了!


  WTO停擺 FTA代之


  「2002年是台灣經貿發展的希望之年,」經濟部官員回憶,那一年,台灣花了好大力氣,以降低關稅、取消汽車配額、開放服務業市場等作為,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原以為可以就此搭上全球自由化的列車,不須再面對被各國市場摒於門外的風險。沒想到的是,WTO的全球自由化談判受阻,竟然全面停擺,取而代之的國與國、區域對區域的自由化,台灣的希望落空,邊緣化風險反而愈來愈高。


  最大風險是競爭對手大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一個又一個由FTA串起的經貿小圈圈,讓台灣市場打得很辛苦,經貿空間愈來愈小。依據經濟部統計,韓國短短九年內簽署了八個FTA,目前共有四十五個締約國;新加坡簽了廿四個,香港雖只有兩個,但因本身幾近全面自由化,簽署意義較小;反觀台灣,雖與中美洲四邦交國簽FTA,但僅占台灣貿易比不到百分之一,影響極微。經濟部次長梁國新說,在全球積極搶進區域經貿整合的熱潮下,台灣無積極作為,應是近年海外版圖弱化的因素。


  FTA進度 拖垮競爭力


  中經院台灣WTO中心助理研究員葉長城也說,台灣加入WTO十年,整體貿易總額雖倍增,但出口排名逐年下滑,主要就是因為台灣與主要貿易國家,特別是歐、美、日、韓及東協在簽署FTA的進度相對緩慢,「使台灣在全球新一波區域經濟整合的貿易競爭趨勢下屈居弱勢」。


  除了經商網絡不夠通廣,台灣的經商環境也因缺乏外部刺激而愈來愈不具吸引力,長此以往,更形成惡性循環。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經商環境報告」評估,台灣近五年的全球經商環境排名在2008年退步到第61名,2012年回升至第25,但不如韓國的第八名及年年蟬聯全球第一的新加坡。


  美僑歐僑 比我們更急


  福特六和汽車來台40年了,新任總裁范炘說,美僑、歐僑商會近年不斷提醒台灣競爭弱勢問題;面對國外不斷簽訂FTA,台灣坐視不管,「關門當老大,是永遠都當不了老大」。


  兩岸關係,則是台灣經濟發展永遠的關鍵變數。


  台灣這十年被拋在後頭,既是因為韓港星很打拚,也與兩岸經貿關係擺盪不定、未能有效掌握大陸這十年高速成長有關。行政院官員說,2000年政黨輪替,民進黨執政下的兩岸關係停滯八年;2008年再次政黨輪替,馬政府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實現和平紅利,但仍不時出現開放節奏過快、被大陸吃掉的經濟安全隱憂。「就這麼走走又停停,台灣如何大步向前?」這位官員深深嘆了一口氣。


  韓國政府 做商人後盾


  長期往返全球各地的中菲行總經理周建文提供了另一個觀點。他認為,韓國近年來快速起飛,韓國政府對產業政策的全力相挺,是長年單打獨鬥的台商最羨慕、也是政府產業政策最欠缺的一環。


  周建文指出,韓國經過1997年黃金救國後,經濟發展出現大改革,政府集中火力扶植三星集團,以「母雞帶小雞」的產業策略,搶進3C、高科技,不僅韓國三星成功了,相關產業也向上跨進。


  台灣政府 還在吵吵吵


  「看到其他小龍愈來愈多的經濟成績,台灣卻天天為證所稅爭吵不已,真的很焦急,」周建文說,政府一定要理清國家發展的優先方向,才有可能迎頭趕上。


資料來源:聯合報 2012.06.18

記者:陳雲上/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