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學者:台灣須加速ECFA談判 確保優勢


  中日韓經貿首長昨天在北京舉行經貿部長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建議年內正式啟動三邊FTA(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且歡迎簽署投資協議。對韓國FTA愈簽愈多,學者憂心,這對台灣經貿的威脅很大,台灣的腳步實在太慢,要有更開放的決心。


  經建會前主委、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表示,馬總統說兩年內ECFA(兩岸經濟協議)後續協商要達陣,但他認為實在太慢,面對企圖心強的韓國,政府應要縮短時程,提早在一年內、且先把急迫的項目談出來。


  陳添枝表示,目前看來,中日韓三國FTA要考慮因素還很多,也各有盤算,例如中國農產品出口可能衝擊日韓,日韓的鋼鐵、石化、汽車出口中國,也會衝擊中國相關產業。


  他說,中國開放的比例可能不多,品質也較低,但這也是台灣將來會遇到的問題,因談判是對等的,跟我方的態度有關,台灣一定要有更開放的準備、與自由化的決心。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經濟整合中心主任劉大年指出,中韓兩國已正式啟動自由貿易區談判,並希望在兩年內完成談判,這對台灣的威脅很大,因中國是台韓最主要的出口市場,若加上中、日、韓談判簽署三方的FTA,屆時,台灣跟大陸簽ECFA的優勢就會被弱化。他表示,台灣需要加速完成ECFA談判,才能確保目前在區域經濟的唯一優勢。


  台經院研六所所長楊家彥表示,台灣跟中國簽ECFA,比日韓快一步,但日韓隨後也加快腳步;面對挑戰,他認為,相對於韓國,台灣部分出口產品在關稅上會較為不利,政府必須予以關注,但很多事情涉及政治,主導權無法操之在我,所以台灣當前最需要面對的課題是如何爭取、掌握新機會,例如,日本在三一一震災後調整產業政策,未來我方可以對台日交流有更多期待,目前首要目標,還是要提升台灣經貿自由化的腳步,尋求正確的差異化策略,趕上韓國。


資料來源:聯合報 2012.05.13

記者:何醒邦/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