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成本大增凍未條 韓兩度調漲電價


  國際原油、天然氣等燃料價格飆升,台灣產業主要競爭對手南韓也「凍未條」,分別在去年八月與十二月兩度調漲電價,調幅分達四.九%與四.五%,較特別的是,第一次調整,住宅、商業與工業同步調漲,調幅分別為二%、四.四%與六.一%,第二次僅調商業與工業,調漲幅度為四.五%與六.五%。是一九七九年後,三十二年來首度於一年內調漲二次電價。


  中經院董事長梁啟源指出,南韓核能發電近五成,仍因國際燃料價格上漲,兩度調整電價,顯示去年一年之間國際燃料價格確實成長幅度較往年大。另從台電去年全年虧損逾四百億也可看出一些端倪。


  目前亞鄰國家中,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電力公司都已實施浮動電價機制,其中日本每月檢討前三個月平均燃料價格,反映在用戶下個月電費,但為避免電價調幅過大,關西及中國電力等部分業者設定燃料費調整上限不超過基準燃料價格的一.五倍。


  新加坡則是釘住遠期油品巿場,每季檢討燃料成本,反映在未來三個月電價上,為避免電價增幅過劇,上漲燃料成本回收期可以超過三個月,其中住宅與低壓用戶回收期可以延長至八個月,高壓及特高壓用戶可延長至五個月。


  韓國與馬來西亞電力公司則視燃料成本以或公司財務情況適時檢討。南韓去年因電價過低,導致企業及家庭消耗過多電力資源,在考量發電成本與投資報酬率後,在去年八月一日宣布調漲電價。


  其後又因去年九月十五日發生大規模停電事故,全國超過六百萬的家庭受到影響,為提前預防冬季可能發生電力不足的問題,利用調漲電價達到鼓勵節省用電,於去年十二月五日起再度調漲產業、商業用電價。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記者:王莫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