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央行穩健貨幣政策能否幫助景氣? 吳中書:不要寄望短期效果


  央行第4季是否同樣暫緩升息?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吳中書表示,未 來景氣調整期間可能拉長,貨幣政策所能發揮的空間不大,維持目前 穩健貨幣政策較為合理。而且,以美國聯準會(Fed)近10年的利率 調整與景氣的關聯,發現貨幣政策並不是萬能,短期效果會大過於長 期意義,國人不要把景氣繁榮的責任都寄望在央行的貨幣政策之上。


  吳中書長期關注金融市場,對於貨幣政策與股市、資產價格關聯性 相當有研究。他在台大演講中指出,美國2001年以來的利率調整並不 是因為景氣轉壞,反而多次在景氣開始復甦、國際金融市場普遍回升 之時,持續調降利率維持1年之久。


  近似情況,美國在執行QE2期間,發生低通膨、高失業率,引發通 貨緊縮風險高,聯準會卻持續寬鬆貨幣政策,進行擴張財政政策,並 維持弱勢美元,結果造成美國與各主要國家通膨壓力浮現,整個過程 凸顯貨幣政策的效果逐漸在衰退中。


  他提出5點佐證上述說法,包括向市場挹注資金的寬鬆貨幣作法, 並沒有改善工業生產指數的增升,實際年增率仍持續趨緩,購買人經 理人指數亦呈現疲態,房地產指數在低檔盤整,長期低利率水平已造 成貨幣供給管理的意義。


  對於台灣的情況,吳中書認為,央行官方利率由歷史底部1.25%經 過5次的半碼調升已1.88%,第3季以來受到全球經濟衰退影響,面臨 經濟成長趨緩以及通膨壓力的下降,央行並沒有進一步調升利率的必 要性,而且央行會推估未來景氣走勢,如果央行大動作調息,必定是 預知景氣會很不好,如2008年第3季;若有把握景氣尚可,調整利率 的動作會慢一些,如此次的暫緩升息。


工商時報 A9/金融市場 2011/10/15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