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台灣難成第2離岸中心

  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腳步愈走愈快。專家表示,人民幣國際化只會進不會退,香港將是未來所有離岸中心的中心,台灣想成為第2個離岸中心,終難與香港平起平坐。

 

  昨日在金融研訓院舉行的大陸金融國際化發展研討會中,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費方域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是在美國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的外在環境下,中國為求脫離美元陷阱,而短期內又不能開放資本帳、允許人民幣自由浮動的條件下,不得已所採取的策略。

 

  費方域認為,中國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態度很積極,將分3步走實現國際化,首先是成為結算貨幣、然後成為投資貨幣,最終目標是成為國際儲備貨幣。

 

  他表示,除了推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鼓吹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人民幣國際化最重要的一步是推動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以香港為防火牆,實施一幣兩制,在境外人民幣總量一定上限下,實現人民幣境外可自由兌換。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王儷容說,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度比預期更快,而台灣作為中國第6大貿易對手國,對中國投資又高居前3位,比澳洲或新加坡都更有條件成為另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

 

  不過,王儷容表示,未來不管有幾個人民幣離岸中心,中國傾向所有離岸中心都透過中國銀行香港子公司清算。這使得台灣要與中國簽訂貨幣清算協議有一定難度,法規配套工程大。

 

  花旗上海分行行長裴奕根則說,由於與中國的貿易與投資關係密切,台灣將形成人民幣集聚效果,進而成為一個離岸市場,但恐難以成為離岸中心,不同於香港具有以下優勢:香港是中國大陸企業的橋頭堡,H股是大陸企業上市首選等等。

 

 

 

資料來源:2011-08-26 工商時報
記者:謝璦竹、陳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