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台經院看衰 中經院:只是收縮期

  美國是否「二次(經濟)衰退」,國內學者看法不一;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楊家彥說,美國二次衰退風險很高,時間可能在明年;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認為,目前處於景氣循環的「收縮期」經濟數據可能趨緩或下修,但不致發生「二次衰退」,投資人不用緊張。

 

  楊家彥解釋,金融海嘯後美國衰退的經濟在二○○九年中觸底反彈,如果原本復甦的景氣又反轉下滑,就是各界擔憂的「二次衰退」。

 

  楊家彥分析,月初美國調高舉債上限,接下來就是發債,美國的金融圈會努力讓美元保持強勢,吸引國際資金購買美債,等到市場不願接手時,美國聯準會(Fed)將推出第三波量化寬鬆政策(QE3),印美鈔買美債,屆時亞洲股市又要開「派對(party)」了。

 

  楊家彥說,量化寬鬆只是飲鴆止渴,無法提振實質經濟,等到明年年中或年底,比方說美國景氣趨緩或歐洲出事連環爆,二次衰退的來勢可能很猛,市場有泡沫的國家都很難倖免。

 

  但吳中書認為,金融海嘯造成第一波經濟衰退,隨後反彈復甦,但景氣會再次下跌修正。這是因為各國在經濟復甦期,為刺激成長,先是處於一波財政擴充期間,但隨後政府為了維持中長期財政穩定,又開始削減財政支出,支出縮減也造成景氣趨緩。

 

  吳中書說,目前的正是處於正常的景氣循環期的「收縮」期間內,不是走向「二次衰退」。

 

  吳中書也認為,美國實施QE3的機率不大,因為QE2效果不明顯,美國應會維持低利率,貨幣政策沒有必要再下猛藥。

 

  吳中書說,目前經濟基本面是好的,但金融市場的波動,永遠大於實質經濟層面的調整,加上投資人總是「過度反應」,導致歐美一出事,就釀成全球股災。


 

 

資料來源:2011-08-06/聯合報/A3版/焦點
記者:孫中英、林育立/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