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師論壇/胡勝正疾呼 挺創業是靈藥


  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昨(20)日指出,政府提出周休二日、每周工時不超過40小時政策,想保護勞工,卻使勞動市場變得僵化,讓企業怯於雇用,能免則免。與其政府嚴格規範勞動條件,不如由社會壓力代替,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


  胡勝正並指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助於降低循環性失業,但對解決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沒什麼幫助,而政府越保護勞工,越增加摩擦性失業。最有效的方法是創造中小企業,創造中小企業就是創造就業。


  另外,台灣青少年失業率偏高,而且長期趨勢一直往上升,顯示學校教育失靈。他說,在外國有一個方法非常有效,就是強迫學校公布學生就業率,這會逼使學校教育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保護勞工兩面刃


  政府用政策挺市民,企業主徵才恐縮手,要小心決策。


  台灣的失業率雖然比先進國家低,但已比過去高,胡勝正說,1990年以前,台灣自然失業率低於2%,現在接近4%。自然失業率是指勞動市場接近均衡狀態下的失業率。他提出問題:自然失業率長期趨勢向上,是否顯示摩擦性與結構性失業率惡化?


  胡勝正昨天參加經濟日報大師論壇,以《台灣的就業情況與經濟發展》為題發表演講。他首先破題點出當前各國當前對於解決就業問題的無力感。


  胡勝正說,2008年發生全球金融海嘯,在各國通力合作下,以非常積極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振興經濟,使經濟快速復甦。但這復甦並未創造就業,有的人稱之為「無就業復甦(Jobless Recovery)」,也有人稱為「無感復甦(No Fu)」。就業沒有跟上來,以致復甦失去動力,加上發生歐債危機,於是出現二次衰退的疑慮。


  回頭來看台灣的情況,胡勝正整理出失業率與其他經濟指標的關連:一、從歐肯法則(Okun's Law)看台灣失業的成本: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的研究,台灣失業率降低1個百分點,經濟成長率會提升2.1個百分點;藉由財政貨幣政策提振經濟,經濟成長率上升1個百分點,失業率會降低0.13個百分點,但連帶地會導致通貨膨脹率上升。


  二、從菲力浦曲線(Phillips Curve)看,財政政策和寬鬆貨幣政策是有副作用的,會導致通膨上升,換句話說,失業率的下降必須以通膨為代價。用寬鬆貨幣政策降低失業率只有短期的效果,長期只會引起通貨膨脹,對失業率沒有幫助。


無感復甦藏危機


  海嘯後復甦沒伴隨就業,等於斷了後路,才有二次衰退憂慮。


  三、從比弗里奇曲線(Beveridge Curve)看,台灣失業率低時,缺工率高;失業率高時,缺工率低。按傳統理論,有失業就沒有缺工,失業率和缺工率只會存在一個,但實際上,失業與缺工現象同時存在,台灣勞動市場存在摩擦。


  另外,胡勝正指出,長期失業趨勢惡化,長期失業是指失業過一年者。現在每五個失業者就有一個是長期失業者。現在找到工作的時間也普遍比過去長。


  除了摩擦性失業,胡勝正指出,台灣產業結構快速轉變,因此也存在結構性失業。服務業興起、製造業相對萎縮,服務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持續增高,由早年約50%提升到約70%,製造業萎縮到占25%。傳統產業萎縮,資通訊(ICT)快速增長,資通訊產業產值占總體製造業產值由1981年的12.5%成長到2009年的53.0%;同期間,紡織業由10.3%降到2.3%。原來在紡織業工作者,要轉到ICT產業並不容易,兩者間所需技有相當的差異性。


  循環性失業間隔的時間在縮短,胡勝正說,1970年代十年間才一次景氣循環,1980年代和90年代各2.5次,2000年變成三次,2010年代有一次,如今又開始擔心二次衰退。


  台灣還有一個奇特現象,胡勝正說,年輕人的搜索資訊和適應新產業的能力應該比中高齡強,但台灣的青少年失業率遠高於中高齡失業率。2010年,15到24歲的年輕人失業率是13.1%,45到64歲是3.4%。


  他指出,畢業即失業是正常現象,因為畢業後需要找工作的時間,年輕人失業率比較高是可以接受的,問題出在其失業率一直向上,把每一年的失業率連結成線,近十年失業率上升速度比青壯年和中高齡快,顯然教育沒有和產業發展配合。


  中國大陸有「裸辭」一辭,在台灣看不到,胡勝正說,裸辭是指對原有工作不滿意就辭職了,也不管接下來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台灣比較少人裸職,民眾即使對原有工作不滿意也不敢辭。


  胡勝正說,資訊技術進步,讓「找(search)」工作變得容易,但「媒合(matching)」沒那麼簡單。要從資訊揭露切入,提升搜索效率。畢竟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結構性和摩擦性失業的降低,沒有太大幫助。


  同時,失業勞工要轉行,沒有適當的輔導無法轉行,職訓和就業輔導是必要的。產業公會最了解產業界的需要,產學合作很重要。


資料來源:2011/10/21 經濟日報

記者:徐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