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培育人才傳承研究方法

  一位是來自行政院部長級政務委員的高位,一位是謝辭大型民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光環,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和院長吳中書,憑著兩人近30年的深厚交情,首度攜手帶領30歲的中經院,準備新創一番榮景,特別新增人才培訓計畫,亦要把2012年的美國經濟研究局(NBER)年會在台風光舉行。

 

  支持兩人作出此重大抉擇的理由,梁啟源說,能把畢生投入的政策研究化為工作之一,而且能把經驗傳給後進之士,壯大台灣的政策研究士氣,感覺很值得;吳中書則說,年輕求學至今得到太多的國家栽培,現在是作出回饋的時候了,能有機會做事,是最大的滿足。

 

  對映30年前中經院成立的時代背景,梁、吳兩人宛如承襲了書生報國的情懷。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設立構想,源自1979年元月,美國與中華民國斷絕外交關係,政府為因應此一突變形勢,並確保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與進一步的成長,層峰首度提出「財政經濟改革措施」,其中就有成立獨立研究機構建議,網羅國內外學者專家,研究國內外經濟情勢、提出政策建言,備供政府諮詢參考。當時擔任台灣經濟研究院長的海外學人蔣碩傑出任籌備處長,現已為中研院士的于宗先為副處長,幾經覓地搬遷、經費整合,各界定1981年7月1日為中經院成立日,蔣碩傑為首任院長,立下「成為全球知名的經濟產業相關研究的政策智庫」為願景。

 

  30年來,中經院為了達成智庫的願景,以專業且深厚的學識、創新的思考、關懷社會的胸襟從事研究,即使政黨輪替,執政黨指派董事長進駐,內部人員仍然力求超然客觀的立場,提供坦誠而有建設性的建言,歷練出國內最特殊的研究團隊。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會偶而發生磨擦,中經院近年來已面臨運作的瓶頸,在學術地位與政策價值之間擺盪,財務窘境也導致人才流失。

 

  梁啟源和吳中書到中經院任職,事實上也都經過一番天人交戰,即使兩人都來自中研院經濟所,梁是1979年到任、吳是1984年,兩人長期在經濟所經濟展望暨政策研究小組相互切磋。梁啟源在2009年10月,以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國家級能源專家身份,被行政院借調出任政務委員,2011年2月間「配合」吳揆的人事重新布局,轉任中經院董事長。在轉職過程,外界耳語不斷,且一再替梁啟源抱不平。

 

  事過境遷的今天,他在訪談中透露,確實是與另一位政委「換位置」。「然而,從結果來看,這也是好的安排」,梁啟源說,各國的競爭不斷擴大,各國比自由化、比國際化,也都鼓勵以實際措施培植人才,研究智庫正好可以發揮作用,以團隊精神和世代傳承的力量,同樣能幫助政府找出適合的因應方法。

 

  梁啟源以此想法說服了自己,卻在找尋院長上面,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從2月間確定接任中經院董事長新職起算,屆及6月底中經院董事會通過聘任吳中書為新任院長,梁啟源內心的大石頭整整懸了近4個月,最終還是獲得老友的情義相挺。

 

  進了中經院的吳中書,一方面放棄才就任3個月的大型國銀首席經濟學家職務,還需要把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的退休俸暫時放到一邊,好友笑他,把送上門的千萬年薪,退還給人家,終究又回到啃書本的日子。

 

  吳中書反駁,政策研究跟學術研究不一樣,看的面要更廣,要作更深入的研究,更要符合國際發展趨勢,尤其需要針對短期、中期到長期,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要提出落實可行的方案,例如自己長期投入的金融議題,在中經院的研究可以擴及大陸市場,也能兼顧全球金融趨勢,更重要的是政策研究的人才培育,因此找到契機,把特有的研究方法一一傳承。


 

資料來源:2011-09-11 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孫彬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