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中書:這波動盪是景氣修正期

  全球股市動盪不安,市場對景氣信心大減,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昨(22)日表示,這波震盪是景氣周期循環的「修正期」,投資人應正面看待,不必太過悲觀。

 

  吳中書昨天是在出席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座談會時做以上表示,他強調,現在並非走向「二次衰退」(Double-dip Recession),而是全球市場歷經財政擴張後的正常收縮現象。

 

  至於景氣會調整多久、修正多少?吳中書指出,上一波景氣持續擴張兩年,這次調整體質預計時間長達擴張期的一半,即會花上一年多時間收縮,才會再向上爬升;景氣、股市的修正,約略是上次衰退幅度的一半,不會超過上次的低點。

 

  吳中書表示,世界各國擔心通貨膨脹問題惡化,自2009年第四季起調升利率,同時擴張財政支出,造成復甦榮景,各大股票市場指數幾乎都攀升到高原期。

 

  但事實上,經濟實質基本面並沒有太多改善。

 

  景氣恢復後,為維持中長期穩健發展,各國開始穩健財政,對於支出較謹慎,吳中書說,這就像是「踩煞車」一樣,對經濟本來就有修正、收縮的效果,是景氣循環的正常表現。

 

  吳中書指出,景氣進入收縮期,高債務國家的還債能力成為重要經濟問題,投資者信心開始動搖,因此金融市場初步調整才會如此劇烈、明顯,造成這幾周全球股市不安。

 

  吳中書說,歐美債務問題並非一天、兩天可解決,後續仍有美國房地產衰退問題,對資產市場是一大隱憂,景氣不會太快恢復,但投資人仍要平常心看待,不須悲觀,因為不致落入像上波衰退一樣的慘狀。

 

  中國大陸未來趨勢,吳中書表示,大陸經濟近年由出口導向轉為增強內需力道,讓中國經濟成長相對穩健、較具有支撐性,雖有通膨問題,但內需讓中國可「抗跌」,在這波全球景氣調整期中,仍穩健成長。

 

 

資料來源:2011/08/23 經濟日報
記者:陳乃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