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吳中書:不致重演金融海嘯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昨(5)日表示,從經理人採購指數等各經濟領先指標來看,景氣的確向下修正中,各國為解決通膨問題調整利率,或財政支出開始縮減,造成趨緩無法避免,但這都是相對穩健措施,是為「走更長遠的路」的審慎作法。

 

  台灣工業生產年成長率減緩、出口成長率、訂單也開始下滑,即使是商業活動的成長幅度也呈現趨緩,吳中書指出,這些領先指標都在慢慢往下走,不只是台灣,歐洲、美國的各種指標也都往下收縮,顯示景氣的確向下修正。

 

  市場擔心二次衰退來臨,吳中書表示,二次衰退沒有明確定義,若與2008年金融風暴引發的經濟衰退相比,這次景氣雖往下修正,但幅度不會那麼大,只是進入景氣循環收縮期,國際經濟動能開始趨緩。

 

  吳中書指出,目前見到的調整措施,例如因應通膨調整利率,或財政支出開始縮減,都屬於比較穩健的措施,造成的趨緩調整都在合理範圍,不至於回到2008年的情況,趨緩避免不了,但談二次衰退太過嚴重。

  

  吳中書強調,用平常心來看,從2008年迄今,歐洲和美國的經濟成長動能都不是很暢旺,反而亞洲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相對穩健。

 

  當景氣出現壓力時,歐美產生較明顯調整,亞洲還是有適度支撐,趨緩但幅度不會很深。

 

  吳中書說,台灣經濟一直靠出口帶動,但近兩年有很大改變,可以感受到內需慢慢增溫,實質民間消費明顯成長,主要是服務業動能起來,陸客自由行又加溫,加上房地產的資產效果,整個民間消費需求回溫,可以抵銷出口動能的不足。

 

  各經濟預測機構多半指出今年下半年動能明顯低於上半年,吳中書表示,經濟調整的過程相對緩慢,但金融市場建立在信心上,正面的時候會過度期待,負面的時候容易過度負面解讀,因此具有超漲超跌的特性。

 

 

資料來源:2011/08/06 經濟日報
記者:葉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