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梁啟源:油價 可能突破147美元高點

  中華經濟研究院新任董事長梁啟源指出,今年每桶國際油價恐維持在100美元以上,「高油價年」已經確立。由於國際熱錢炒作不亞於2008年,供需又較當時吃緊,今年國際油價可能突破當年147美元的歷史高點。

 

  近期國際油價再因阿拉伯世界動亂與日本重建需求因素竄升,梁啟源認為,「油價不只會站上100美元,還可能在100美元以上的價位維持長達一年,期間有可能漲破147美元歷史高點。」

 

  梁啟源近日卸下行政院政務委員,在3月23日接任中經院董事長。即使梁啟源已離開行政院,但政府近期研判利比亞情勢時,仍要求他提供對油價看法。

 

  梁啟源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政府估計,如果國際油價上漲10%,台灣經濟成長率會將下跌0.27個百分點;如果國內油價上漲10%,恐讓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上升0.326個百分點,合計間接影響上升達0.6個百分點,可見油價上漲對台灣的影響是很大的。


 

中東政盪 恐使行情失控


 

  梁啟源說,上一波油價大漲發生在2008年7月,當時油價攀升上147美元,但他事前預估,合理油價其實只有80美元,主因是當時的供需並不吃緊,油價終歸會回跌。

 

  近期國際間油價大漲,則是來自區域政治變化,特別是北非的茉莉花革命。

 

  梁啟源表示,假如茉莉花革命蔓延到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卡達等這三個重要產油國,而且換了政權,「那國際油價就會失控了。」「這是我最擔心的。」


 

革命火種 點燃炒作題材


 

  他解釋,這三個國家向來以「態度最溫和」、產量較多著稱,他們不但願意增加產油量,供給西方國家,也不希望油價太高,認同油價太高會促使替代能源發展,最終反而不利產油國。

 

  梁啟源將2004年到2008年,油價由30美元漲到147美元,稱之為第三次石油危機。他說,第一、二次石油危機都是由石油減產引起的,但第三次石油危機中,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是無辜的,他們是雖然增產,但面臨更高的需求,主要需求增長來源是中國大陸。

 

  梁啟源表示,近期國際原油供需比上一波吃緊,等到歐美經濟明顯好轉後會更吃緊。

 

  此外,炒作也成為近期最重要的油價主導力量, 「只要北非或阿拉伯半島的革命火種時有點燃,就為國際油價提供炒作題材。」

 

  炒作是油價飆漲主因,他認為,資金動向決定油價是否下跌,就看各國貨幣政策緊縮力度了。

 

 

資料來源:2011/04/05 經濟日報
記者:徐碧華、蘇秀慧/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