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聞分析-台灣有能力廢核嗎?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喊出2025年要廢核,而德國昨天也宣布2022年將廢核,德國能,台灣能嗎?

  

  為了化解民進黨在總統選戰中操作廢核議題,府院高層連月來舉行多次祕密會議,雖然內部擁核、廢核意見不一,但提前減核的思維未曾間斷。

 

  台灣究竟有無能力提前廢核?台灣,德國的電力設施比一比,便一目了然。德國使用很多再生能源,電力系統完全自由化,電價充分反映燃料成本,各電力公司售價不同,一度電平均售價約9元,台灣平均一度約2.7元。

 

  而德國使用再生能源約佔總供電系統16%,台灣加上水力約3%多,扣除水力真正的風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不到1%,。

 

  而德國因為大量使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成本比台灣便宜甚多,因為德國面積大,經濟規模大,使用風力或太陽能發電過多時,需要儲存餘電,可以暫時儲存在歐盟其他國家,一旦電力不足時,再從其他國家輸入電力。

 

  由於歐洲電力系統是互通的電力聯網,德國雖然廢核,仍會從法國進口核能發電的電力,無異將使用核電的安全風險轉嫁在他國身上。

 

  台灣想要仿效德國廢核,有能力嗎?台灣再生能源所佔比例不足德國的1/5,依中經院董事長梁啟源的估算,台灣的再生能源設備利用率偏低,如果要以風力發電取代核能,風力發電需要提高3倍容量,太陽能需要提高6倍,才有辦法做到,但這樣目標非短期可達成。

 

  別忘了,台灣若是提早廢核,要大量使用燃煤或燃油,與減碳的趨勢相違,何況燃煤電廠大多是在南部,921大地震時曾把中寮輸電網震斷,南電、中電都難以北送。談廢核何其容易,但是要能端出穩定且可靠的替代電源,才是負責任的政府。


 

 

資料來源:2011-05-31 工商時報
記者:呂雪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