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經院:韓歐FTA 影響我GDP-0.017%

  依據中經院研究員顧瑩華的研究報告,韓、歐盟與韓、美的自貿協議(FTA)生效後,對台灣GDP的影響分別為-0.017%與-0.044%,受衝擊產業為塑化、機械與紡織。她也同時提醒,洽簽FTA在獲利的同時,也要面臨市場開放,因此,台灣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顧瑩華公布「韓歐及韓美FTA對我產業之衝擊影響及因應措施」報告,她說,從關稅結構來看,台灣輸歐產品有52.36%已是零關稅, 24.62%的產品是介於2.5%至5%,而且有關稅的輸歐產品總金額也只有146億美元,這份報告所揭示的衝擊面與數據與日前貿協所公佈的不同,與貿協指稱關稅高達16至55%更不同。


  由於韓國是歐盟在亞洲簽署FTA的第一個國家,因此,顧瑩華指出,韓歐盟FTA可做為未來台歐盟簽FTA時的最佳範本,台灣可依此預做準備。她說,未來台歐簽定FTA,不是對所有的產業都有利,還是有不少產業是要面對市場開放的衝擊。


  她說,韓國是相對關稅高的國家,但是,在韓歐盟FTA生效後,韓國將近87%的工業產品的關稅是立即降為零,其所要面對市場的開放與關稅降低後的衝擊是很大的,更顯出韓國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去簽F TA。


  面對韓國的這種決心,顧瑩華問,「我們的政府、我們的企業真的準備好,要跟別的國家簽FTA了嗎」?她說,簽了FTA後,是要面對市場開放的衝擊。


  特別是從韓美FTA的簽署過程中,顧瑩華說,美國表現向來很強勢,「也很鴨霸」,將來台美在洽談過程中,美方也會要求台灣讓很大,加上政府將對與美洽簽賦予高度的「政治效應」,肯定被美方「善加利用」。因此,她認為,政府與企業是否願意付出相對大的代價與美國簽FTA?是否已經做好開放市場的準備?政府與企業的態度,將左右台灣與其他國家洽談FTA的進度。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A5/綜合要聞 2011/05/27
記者:譚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