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廖明輝:川普扮教宗?AI圖像與政治算計

川普日前於其自創的「真實社群」平台發布一張極具爭議的圖像他穿戴著教宗的白袍與金十字架,坐在金色寶座並且舉起右手。這張圖片既無文字說明、也無上下文,卻在一夜之間引發了全球關注與爭議。

首先,川普以教宗造型現身,服裝與姿態皆模擬宗教最高權威,是對「神聖性」的直接挪用。教宗象徵天主教的精神中心,其形象遠不止於個人;川普將自身置於此神聖意象之中,無疑是意圖強化在特定族群心中的「天選之人」地位。對長期將他視為「反建制」、「由神揀選」的保守派與新教福音派選民而言,是極具煽動力的訊號。

然而,這類圖像操作也並非毫無風險,它可能冒犯天主教徒的宗教情感。在川普社群帳號下方的留言中,被按讚最多的兩則留言是:「我不是天主教徒,但我是基督徒,耶穌基督是我的主和救主。然而,我不認為讓川普總統看起來像教宗是好主意。他不是教宗,他只是美國總統,就這麼簡單。這對天主教信仰是一種不敬,這一點都不好笑!你們這些做出這件事的人,真的大錯特錯了!」另一則是:「這個人病態而褻瀆,身為基督徒,我對這個人的行為感到震驚,也對任何仍然將他視為領袖的基督徒感到震驚」。強烈的負面回應說明,即使在宗教與政治高度重疊的美國右派陣營,也並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將川普神格化,甚至與教宗等量齊觀。

從政治操作層面來看川普此舉的策略意圖:其一,是對川普宗教化形象的推進。這種形象策略與他過去在新教福音派群體的定位一脈相承,而AI圖像技術的使用,使這種視覺訊息更加具體且震撼。其二,是對拜登的宗教立場發起間接攻擊。拜登雖為天主教徒,卻因政策立場(如墮胎選擇權)而常與教會觀點相左;川普透過這張圖,企圖製造出他才是真正「信仰代表」的對比效果。第三,是對體制宗教的嘲諷與挑戰。川普以象徵「超越體制、直達神意」的領袖形象,對教會權威失望的信徒而言,反而產生心理共鳴。

更關鍵的是,這張圖的擴散不僅止於川普的個人平台,並被白宮「X社群」官方帳號迅速轉發,賦予更明確的政治性。從社群操作角度來看,它實現三重目的:首先,測試保守宗教群體的反應與凝聚度,其次是轉移政治焦點,創造話題與衝突場域;最後則是製造「被攻擊者」敘事框架,讓川普在媒體與輿論批判中,強化其在支持者心中的「受迫害英雄」形象。

回顧同一天,他白天在阿拉巴馬大學畢業典禮發表長達一小時的激情演說,結束並以「You Fight Fight Fight! You Win Win Win!」八字口號收尾。短短數小時後,他又拋出扮演教宗的AI生成圖;從溫情勉勵到煽動衝突,反映川普對駕馭媒體報導的能力已駕輕就熟。川普扮教宗的貼圖,警示AI生成內容正加速「稀釋象徵」,宗教、國籍與歷史意義可在軟體裡被隨意拼貼。而當白宮等國家機器介入擴散深偽影像,公共理性空間也將迅速被情緒漩渦所吞蝕。

 

 

作者:廖明輝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資料來源:2025-05-05/聯合報/A13/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