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台灣可受惠?中經院:戒慎恐懼、情況複雜
川普2.0再次挑起的美中關稅戰愈演愈烈,全球二大經濟體互不相讓。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18日示警,美中都是台灣主要貿易國家,美中關稅戰對台灣一定會有影響,必須「戒慎恐懼」。
至於這次台灣能否像2018年美中貿易戰時一樣受惠?連賢明指出,這次情況和上次美中貿易戰不同,台灣未必能像上次一樣意外促使台商回流,再次迎來轉單、投資大爆發,台灣經濟衝出亮眼成績。
連賢明表示,現在這個時間點要去談美中關稅戰對台影響是正面還負面,真的很難說,不僅二次關稅戰的背景差異很大,且川普2.0的關稅情境及影響,遠比1.0更複雜。不過,連賢明研判,美中兩大強國近期應會開始思考該如何坐下來談,「預期應不會太久了」。
連賢明分析指出,2018年時美國只對中國課稅,這次的對等關稅則是對全球許多國家都課稅。因此,這次的關稅戰已不是你要撤去哪裡,而是川普希望迫使企業赴美投資,至於廠商如何因應,會有多少廠商轉往投資美國,目前尚難預估。
其次,連賢明還提到,現在各國對美的關稅談判還在進行中,台灣相較其他國家,最終稅率會更高還是更低,現在都還不清楚,而台灣與競爭對手日本、韓國的稅率差異,將是影響未來經濟表現的關鍵。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90天,各國與美談判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針對台灣可把「零關稅」作為與美國政府談判的策略,連賢明則有不同看法。
連賢明指出,川普最希望的結果並非零關稅,川普的目的是要製造業回流,如果零關稅的話,廠商就沒有必要赴美投資,這不是川普想要的,因此川普「對外加稅、對內減稅,希望藉此迫使廠商赴美投資。
至於美國政府對台理想稅率究竟是多少?連賢明預估,可能是15%起跳,因為考量台灣對美國順差較高,「如果台灣能談到15%~20%,已是不差的結果」。
資料來源:2025-04-18 19:22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