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儷容:《名家觀點》川普革命要成功 須改變美國人行為模式
川普經濟革命中的關稅政策,跟歷史上很多的關稅政策很大的不同在於:川普不見得最後一定要高關稅,而是要靠「對等關稅」這個訴求及手段,來跟其他國家談判要東西。馬斯克最近有講他們最後可能要的是零關稅,確切地說,應該是希望達到:川普要別的國家對美國的出口實施零關稅,但美國財政部對各該國課徵的美國進口關稅是多少,就看各該國談判實力與交換條件(如格陵蘭)。
川普雖然霸道粗暴,但我是有點同情他的,因為他想很快地、同時解決美國由來已久、多方面之經濟沉痾及國安危機,包括可能最嚴重的國家會走向破產,及貨品貿易逆差、關鍵製造品項受制於人等問題,這些加總起來,可謂是持續久遠、難以解決的問題,所以才會一直擺到現在,也導致美國的國債沒完沒了地上升…
上述問題很難解決的關鍵在於:川普的經濟革命要有效,必須改變美國人過往的很多經濟行為模式,及美國的經濟結構,包括過度消費(可能導致儲蓄小於投資,因GDP恆等式之故,如此註定會有貿易逆差),及必須模仿其他國家製造業的努力配合客戶、經常加班工作等,當然,還有美國的世界警察角色。川普已在改變最後一項,但請問,要短期內改變美國人上述其他經濟行為模式,容易嗎?
我記得數十年前在台大經濟系上國貿課時,陳博志老師有提過以下觀點:出口多的國家是以製造出來實實在在的貨品去換鈔票(之後,再將這個鈔票去買美國不斷賣出的公債,讓美國政府繼續花用);而進口多的國家如美國,則是以印不完的美元去換實實在在的貨品在享受(就是經濟學上講的welfare,福利)。換言之(以下是我衍繹的),美國是全球在自由貿易中獲益(福利)甚高(即使不是最高)的國家。
川普欽點的那個加徵各國關稅稅率的公式,雖被各方吐槽,但目的就是消除美國對各國的貨品貿易逆差;至於美國對其他國家的服務業貿易順差則完全不提,一切都是以美國角度出發。但他不知道經濟革命要成功,光提高關稅是不夠的;因經濟結構的複雜性,美國本身也要有上述條件配合。
川普經濟革命要成功,美國之前拿的很多都要還回去。美國的國債必須降低,故馬斯克大手筆裁撤公務員、川普用提高關稅、賣金卡等方式為美政府賺錢,用心良苦。但看似為美國好,卻有很多經濟變數攪局:目前美國通膨尚未起(但很多人已在囤貨),係因關稅還未完全實施。川普要的降息(以減少國債的利息負擔),聯準會考慮到後續的通膨壓力,不見得會買單。
因此很多人不看好未來的美國經濟,金融市場資金逐漸出走。美國股市跌得兇,許多小民尤其是退休族的退休金大幅縮水,搞不好會引發社會問題─因美國很多人的儲蓄原本即不高,財富再進一步縮水,晚年怎麼辦。而假若從此加大儲蓄,消費大減,美國經濟元氣短期也定然大傷。
不論長期或短期要折騰多久,除非美國GDP結構產生改變,除非美國人能夠緊縮消費、開始用力儲蓄,除非美國人願意配合客戶需求加班賺錢,或大幅提高生產力…,否則川普的經濟革命要成功,實難矣。
作者:王儷容/中經院研究員
資料來源:2025-04-09/經濟日報/A4版/焦點